五月,是劳动者的节日。在过去的几十年职业生涯里,我常常会记起初入职场的那几年,那些全心全意投入到劳动中的激情岁月,那承载信息发展的历史瞬间。
八十年代中期,为了赶上县城最后一批招工,十几岁的我经过与父母的软缠硬麽,放弃学业,走进了当时的邮电局报房,成了一名报务员。
报房的工作就是接收发送电报。电报,在那个年代属于最快速,最先进的一项通信技术了。电报由各级的营业前台收下,人工将汉字翻译成电码,报务员通过发报机发送给上一级的报房,这样一级转发一级,直至到落地局,再由人工将收到的电码翻译成汉字,装入电报封,由投递员按照特级、加急、普通的时间要求送到收报人手中。
我对电报的了解和认知停留在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屏幕上男主角在被敌人包围后,从容镇定的头戴耳机,手握发报机,随着手腕的上下颤动,空间发出滴滴答答的声响,最后,在敌人到来之前,将电报纸吞进肚里。那记忆中的滴滴答答声伴随着地下党最后时刻大无畏的光辉形象深深的印在我年少的脑海里。
从那时候起,电报之于我就有了一层神秘甚至神圣之感。记得第一次走进报房,想到就要亲眼看见那个曾带给我无限遐想的“滴滴答”,不由的又激动又兴奋。然而,眼前却呈现了另一种景象:一个男师傅正坐在一个庞大的黑色铁皮壳子包裹着的机器面前,手指灵巧的上下翻飞;那黑色的键盘和现在的计算机键盘很像,每个键位的设置基本相同,只是每个数字键下方是一个弹簧片一样的东西做支撑,因此按键的时候需要适当抬高手腕,手指肚有一定力度的敲击下去。只见老师眼睛目视前方,机器在他眼花缭乱的上下敲击中发出“哒哒哒哒,哒哒哒哒”有节奏的声响。
原来,那时“滴滴答”的发报机已经被眼前这个叫“电传机”的庞然大物取代了。八十年代初期电子商品尚未横空出世,只听这名字,就莫名的有种遭遇高科技的自豪感。虽说没有见到传说中的“滴滴答”,但眼前的高科技还是让初出校门,十七岁的我无比的震惊和好奇;同时又心生顾虑,心想:这么难,我能学会吗?
那时候我所在的县邮电局下面有十四个乡镇,每个乡镇收下的电报都要通过县报房值班人员通过电话记录下来,再与县城营业厅收下的电报一同发到上一级报房。报务员每天一个班要收发近几十封电报,由于人员少,一个班就一个人,上班后基本就是分秒不停的电话传送,电传收发;复核,装封都要一个人完成。
报房里常常是一边电话急促的响个没完,发报机哒哒哒哒嗡嗡不停,报务员一边一心多用的又是译电装封,又是话传电报。遇到不会翻译的汉字或电码就要不停的翻看电码本。工作台上的电码本没过几天就破皮少角,破损的不成样子。所以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就是多背,少翻;速写汉字电码流畅,发报机盲打快;关键还不能出错,每个环节都必须快速、准确、井井有条,忙而不乱。
记得刚上班第一天,老班长就发给我一本练字本,几支铅笔,教给我写1、2、3.....10个阿拉伯数字,一笔一划,一天到晚的任务就是写这个。学生谁不会写这几个数字?!而且每个数字书写完,笔划都要拉出个小尾巴,有意识的连带上提。起初,我颇不以为然,但眼见师傅们在纸上笔尖刷刷移动,笔走如飞般的书写,我才知道,之所以要提上个小尾巴是为接下来的下一个数码做准备,为后期的书写速度打基础。也不知练了多久,直到数码跟数码之间能够基本连接起来,班长才交给我一个常用电码对照本,允许我一边继续练123,一边开始背电码。
电码本中每个汉字都是由4个数码对应;比如:家,所对应的电码就是1367,速;6643,回;0932,常用的“家有事速回”,翻译成电码就是“1367
2589 0057 6643 0932”。
背电码是报务员的基本功。想不到,参加工作了,成了工人,背记的任务反而更重了。好在,背记是学生时代的必修课,电码翻译成汉字,汉字翻译成电码,就像汉译英,英译汉。有背记英语单词的经验,我开始疯狂的背记电码,上班背、下班背、路上背,外出游玩背,随时随地,乐此不疲;桌子、椅子等目之所及也常常被我下意识的试着译成电码。
凭着浓厚的对职业的兴趣和走火入魔般的投入,两年的学徒时间,我用了半年多便能独自顶岗了。
几年后,当我终于将3000多个常用汉字码译汉,汉译码背得滚瓜烂熟;练得一手行云流水般的电码速写,键盘在我手上犹如霹雳弦惊,并一路所向披靡,在县、市、省技术比武中夺得桂冠时,我常常自嘲:当初若有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什么样的大学考不上啊?!因为对电子电传发报机的驾轻就熟,让我在若干年后面对电脑时有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标准的手型和键盘的盲打速度更让周围的人惊叹不已。
那时候电报虽然是最快捷的信息传递工具,但是,因为是按字收费,对当时尚不富裕的国人来说,不是紧急情况,如家人病故、病危,或其他重大事件,需要收件人速回家等,一般不会奢侈的拍电报。因此,每一封电报的电文都是惜字如金,字数精减到不能再精减,每一个字都承载了重要的作用,错一个字,内容就会谬之千里。
报务员最怕的是忙中出错,往往一个工作中的失误就会对用户造成无法挽回的精神或者经济损失。比如,病重弄成病故;速回,弄成勿回;相近电码、相近收电地名等的混淆;数量单位的差失、敲击键盘中左右手指的颠倒、笔下误等等,哪一个环节都极易造成差错。
记得有一次,我将一封应该发往四川大足县的电报误发到了四川大竹县,对方查无此人退回后,我们另外一位值班人员也没有看出端倪,便退给了用户,给用户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也让我着实有了后怕。
就像驾驶员越开车越小心一样,经历事故多了,人便变得越来越细心,往往复核了一遍又一遍,甚至有些神经质。记得那些年下班回到家,会猛然回想自己翻译的电报,越想越觉得某一个关键字译错了,于是不得不骑自行车返回报房,把疑似的电报一封封拆开来,再核对一遍。
时光荏苒,之后的程控电话、手机,到如今的各种雨后春笋般的信息工具的诞生,早已让电报退出了历史舞台,永远沉寂在通信发展的史册中。而作为个体,青春年少时我有幸与报务结缘,并伴随了它的兴盛和退场。所有对它投入的赤子般的热爱和激情付出都化作瑰宝,绚丽了我此后的职业生涯和人生。
谨以此纪念我难忘的报务员生涯,难忘的老动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