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西平谯蜀
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十一月,刘裕率大军至江陵,时刘毅已平,故谋伐蜀,刘裕为选任伐蜀统帅而左右为难。
因毛修之谙熟蜀中情势,故刘裕先与其谋划进取方略,毛修之道:"刘敬宣往年由内水出黄虎(今四川射洪县),无功而返。贼谓我今应从外水(岷江)往,亦料我当出其不意犹从内水(嘉陵江)来也。如此,必以重兵守涪城以断内水,同时亦备外水。我若向黄虎,正中其计。我今以大众自外水直取成都,疑兵出内水,令敌不可兼顾,顾此失彼,此制敌之道也。"
刘裕赞叹道:“敬文(毛修之字)真奇才也。”
毛修之乘机拱手道:“明公,我愿统兵入蜀,平定谯贼。”
刘裕思索半日,道:“兹事体大,容我相商。”
毛修之告退,刘裕召其妻弟臧熹前来相商。
臧熹身材矮胖,圆脸大眼,相貌与刘裕妻臧爱亲有几分相似,臧爱亲已于义熙四年去世,故刘裕看到臧熹不免有几分伤感,又有几分爱怜,臧熹见到刘裕,深施一礼道:“不知太尉相召,所谓何事?”
刘裕道:“今欲伐蜀,不知以何人为帅,正为此烦恼。”
臧熹面露喜色道:“臧熹不才,愿效犬马之劳。”
刘裕微微一笑道:“你忠厚有余,机变不足,此次伐蜀,必用奇谋,方可成功。况你我至亲,若有闪失,难以处置。不若以他人为将,你为副,成享其功,败不受累,不亦乐乎?我今召你前来问询,望你直言,诸将中何人可当此重任。”
臧熹道:“毛修之家世镇蜀,人地两熟,又身负大仇,可领兵伐蜀。”
刘裕道:“正为此两难。敬文伐蜀,可谓得人,然其与谯氏血海深仇,平蜀后,必多所诛杀,与国家不利,且蜀人惧其来,必一力抗之,我兵死伤必重,故不可令其为将。你再思之。”
臧熹苦苦思索后,道:“西阳太守朱龄石既有武干,又练吏职,可为大将。”
刘裕听后一笑道:“与我心有戚戚焉。”议遂定。
数日后,刘裕召众将前来,宣布伐蜀人事安排,毛修之以为此职必属己,顾盼左右,喜不自胜。众将亦纷纷道贺。
孰料刘裕命朱龄石为益州刺史,都督军事,率宁朔将军臧熹、河间太守蒯恩、下邳太守刘钟等伐蜀,众皆哗然,咸谓自古平蜀,皆雄杰重将,龄石资名尚轻,虑不克办,谏者甚众,毛修之甚为沮丧,悄悄对臧熹道:“君位居龄石之右,亦隶其下,且为刘公至亲,独不言乎?”
臧熹微微一笑,也不言语。
刘裕环视堂上,不怒自威,众将这才慢慢安静下来,刘裕道:“昔年汉高拜韩信亦如是,今伯儿(朱龄石字)亦我之韩信。”
朱龄石上前接过印信,躬身施礼道:“若不破蜀,龄石提头来见。”他转过身,高举印信,对众将道:“若不听将令,我先杀之。”
众人这才默然。
刘裕又交给朱龄石一封密函,叮嘱道:“破蜀方略,尽在于此,卿必至白帝城乃得开,切记,切记。”
朱龄石接过密函,郑重其事,藏于贴身之处。
十二月,朱龄石率大军二万人浩荡入蜀,诸军虽进,未知如何措置。
蜀王谯纵闻晋军西上,与群臣商议如何抵敌,谯纵道:“孤意置重兵于白帝城,御敌于国门之外,众卿以为如何?”
大将谯道福道:“大王,万万不可。白帝城地接荆州,离我远,处敌近,敌之粮草兵士可源源不断而来,我却转输困难,若置重兵于此,一旦崩败,蜀地势难坚守。我可伏轻兵,且战且退,作扰敌之用,待深入我国,已然疲敝,我再出大兵击之,可获全胜。”
谯纵道:“现有内、外、中三条水道通蜀中腹地,如何分兵御之?”
谯道福道:“晋军劳师远征,粮草为先,内水通大江,转运简便,故昔日刘敬宣征蜀从此入。今可屯重兵于黄虎备之。”
大将侯晖道:“不然,外水可直插成都,不可无备,若敌出其不意从此入,蜀中危矣。”
谯纵见二人争持不下,道:“道福可领军三万屯黄虎,备敌自内水入。侯晖可领军一万守彭模,备敌自外水入。谯抚之领兵五千驻牛鞞,备敌自中水入。”
众将领命而去。
朱龄石大军自江陵逆流而上,一路逢蜀军小队骚扰,待到来年五月才至白帝城。朱龄石想起刘裕叮嘱,当众打开其密函,只见上写:"龄石领大众从外水直取成都。臧熹从中水取广汉,其余老弱使乘楼船十余,大张旗鼓,从内水向黄虎,以为疑兵。"
众将见后,无不叹服。于是诸军倍道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