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写于1922年,是朱自清先生的一次日常自省。那年他刚24岁,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不久,只身一人在浙江台州第六师范学校任教。
两年后的一个雨天,他也曾在日记中发出类似的叹息:现在全无Inspiration,可叹!我真要回归凡庸了。
还有一日,是星期四,天晴。他在日记的最后一行写道:将作一文,曰“我执”——自私。
那时他日记写得很勤,几乎每日都写。多记录朋友往来、借钱、读书……常见“惭愧”“甚愧”“自愧”这样的词语。看得出来,他真的很拮据,并因此感到不好意思。好在他有很多朋友,有很多热爱。所以,日记里并不全然是一个青年的窘迫,还有许多正在读或将读的书,比如《学者气质》《精神分析与文艺》《科学与哲学》《浮生六记》……以及很多细小却宽广的生活瞬间。
朱自清中英双语日记手稿
他有一个同事叫徐奎,家里有牵牛花和锦屏松,他在日记里称其“一嫩绿,一深绿,一柔曲,一细巧,甚可观”。有一天晚上,他再次去徐奎家,吃到了酥面萝卜丝饼,感觉“甚佳”。又写道:“因雨,不能走出。谈天甚久。”
看到这里,真是为他开心。
朱自清本来不叫自清,叫自华。17岁报考北大前自己取的,典出《楚辞 ·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他同时还取了一个字“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在提醒自己不要过于安缓,要像董安于那样佩戴绷紧的弓弦,保持紧张感。
自清,佩弦,多么好听又有力的名字。
(2)
很多年后,当他谈及青年,写下《论青年》一文时,曾说:这是青年时代,而这时代该从五四运动开始。从那时起,青年人才抬起了头,发现了自己,不再仅仅的做祖父母的孙子,父母的儿子,社会的小孩子。他们发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的群,发现了自己和自己的群的力量。
1925 年,朱自清与友人在清华园留影
左2 为朱自清,左4 为俞平伯
这许是他在上大学之前,特地改名取字的原因。而《匆匆》一文,仿佛正是他的一次“佩弦以自急”。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
但那时他并非无事可做。
1922年,和叶圣陶、俞平伯等人创办了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第一本诗刊——《诗》月刊。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写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1924年,出版诗文集《踪迹》。
1925年,应清华大学之聘,任中文系教授。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撰写《执政府大屠杀记》等文章,声讨军阀政府暴行。
1928年,出版第一部散文集《背影》。
1930年,代理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1931年,留学英国,并漫游欧洲数国,著有《欧游杂记》《伦敦杂记》。
1932年,归国,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与闻一多一起论学。
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与学生一起上街游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清华大学南下长沙。
1938年3月抵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1940年,在成都目睹饥民哄抢米仓,愤然写下《论吃饭》一文。
1946年7月,好友李公朴、闻一多先后遇害,他震动和悲愤万分。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报告闻一多生平事迹。
1946年,从四川回到北平,于11月担任“整理闻一多先生遗著委员会”召集人。
1948年6月18日,签名《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
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朱自清先生,没有看到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
(3)
如有平行时空,希望他的院子里随心种植着喜欢的花草;希望他在下雨天或者阴晴不定的天,吃感觉甚佳的酥面萝卜丝饼、红烧狮子头、炒鳝丝、小洋锅白水煮豆腐……希望他与好友俞平伯,在八月的夜晚复游秦淮河,不再囊中羞涩,可以大大方方请客。到了春节,还可以与十多位教授,聚在闻一多家里打麻将,第二天早上再吃一点煎饺。午餐还有烧肘子、炒猪肝、冰糖白果……
没有战火,没有饥饿。像他那样拥有“最完整人格”的人,应能活出“生活”的无限可能来。
朱自清书斋一角
因为“朱先生有至情,可并不一天到晚缠绵悱恻;他爱真理,也并不逢人说教;他严肃认真,却绝不板起面孔,叫人不敢亲近,只感到枯燥无味。他是极有风趣的,他的风趣之可爱可贵,正因为他的有至情,爱真理,严肃而认真。”(李广田 语)
(4)
时光“匆匆”,生命“匆匆”。在这一年过半的时节,我们又可以记下些什么,自省些什么呢?
“我深感时日匆匆底可惜,自觉从前的错误与失败,全在只知远处、大处,却忽略了近处、小处,时时只是做预备的工夫,时时却不曾作正经的工夫,不免令人有不足之感!……所以我第一要使生活底各个过程都有它独立之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和价值!”
这则朱自清于1922年11月写给俞平伯的残信,赠予感觉“匆匆”的你。
摘自为你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