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明明一年级学拼音的事情,有点焦虑,多次被老师谈话,说他的拼音掌握不牢。
有一次,当着孩子的面,老师问我怎么办,拼音太差,模拟考考得不好。我当时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看着明明像犯了大错的样子,低着头,我觉得需要给他信心,于是我就当着明明的面对语文老师说“我对明明还是蛮有信心的,我相信他拼音迟早会掌握的,我觉得他这两天读前几天读得比较困难的声母和单韵母组合的音节他这两天就比较会读了,声母和复韵母的和前鼻韵母、后鼻韵母的组合,他估计可能还要一段时间才能掌握”。语文老师说“我相信你说的你从他小时候给他读绘本、读故事对他以后的阅读理解、写作会有优势,但是目前他的拼音掌握不好,学校不会给你们时间,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而拼音学习六年都要学,你们是绕不开的,你们不要在起点阶段就让他没有信心”。我对老师说,我们会努力补上,需要给明明时间。
今天晚上,我在给明明补习的时候,读到前面的声母和复韵母的组合的时候,我竟然神奇地发现他竟然大部分都能掌握了,更让我惊讶的是后面生字表的绝大部分的字他竟然都可以拼出来,后面的课文没有教的,他竟然也可以比较流利地读出来。难道真是印证了原来的猜测,有些事情急不得,需要耐心等待,时间一到,花会开?想想前面几天的惨痛经历,每天都要录视频给老师,孩子不会读,大人跟着着急,大人骂,小孩哭,哭哭啼啼地录完读拼音的视频给老师。但没想到过了几天以后,明明竟然就自然掌握了。
除了需要耐心等待,我想是不是印证了“全语言”学习的理论。可能是因为从小就坚持给明明读书,明显他的识字量会相对比较多,没有刻意教他认字,但他好像自然就认得那些字,并不是通过拼音学会的。让我更相信语文学习的“全语言”理论。这个理论是前几年,第一次听台湾的吴敏而老师的分享中提到,当时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查台湾小语会会长赵镜中先生的资料的时候,看到镜中老师也是非常推崇“全语言”学习的。什么是全语言?有一本书叫做《全语言的全,全在哪里?》,一直想买都断货,都买不到。网上找了一些关于全语言的解释,如下:
“全语言是一种视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为整体的思维方式。它不是教学法,它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也是一套有关如何学习的理论。
全语言教学观对阅读的观点,不同于传统的观念强调技巧,而是强调理解,强调帮助幼儿与故事内容互动,进而理解语言的沟通功能。而不是语言技巧的练习。这种由整体到局部的语言学习,是建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张幼儿是籍由主动参与阅读及写作的具体实境,透过语言互动自然发展出读写的能力。
语言本身就是一个整体,语言的字、词、词组、子句和句子都只是语言的一个片段,而片断的总合并不等于整体,完整的语言应有完整的意义和情境,语言只有在完整时才是语言,完整的文章或语言事件中的对话、谈论才是有意义的语言单位。若教师只关注单字、词组等,他已经跳出了完整真实的语言情境完整包括对实际情境的理解认知,教师要以“沟通”、“意义”作为语言学习的重点,全语言主张儿童在学习语言时:即由整体学起,然后逐步到局部片断,亦即由文而句,由句而词,由词而字。”
所以全语言的理论对阅读的推广应该也是一个重要的支撑,这样我们就可以更有理论说服语文老师们为什么要让孩子大量阅读,从长远来看大量自由自主的阅读,比老师们不停地进行字词句的训练来得更加有效。
另外,周末在回看老猫校长今年暑假校长研习营的分享,有几点印象非常深刻,老猫校长说当前学校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太把分数当回事”。我以前没有这么深刻的感受,自从明明上了一年级,我能感受到学校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的这个信号,即使每天的作业,有一个软件叫“一起小学生作业”,老师可以每天监管孩子作业完成的情况,作业完成的分数,家长也可以看到孩子每天作业完成的分数,每天都可以进行排名。一旦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就会被老师在群里公开点名。这让所有的家长都卷进去,学习变成是家长的事,学习的主体变成不是孩子。家长很累!
老猫校长说童年孩子的学习,有几件事情比分数来得更加重要:
1.把觉睡好
2.把书读好
3.把人做对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我不知道明明将来的学习命运会如何?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写过一篇散文《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其中有一段话
“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不管怎么样,按照孩子成长的节奏,不被当前教育牵着鼻子走,做一些能做的事情,甚至需要顶住一些压力。着眼孩子的未来,只有我们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对他的成长真正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