⒉
虎子兄妹两个,妹妹那时还在上学。做为教师的父亲,听说虎子要入赘别家,心里很不痛快。认为“积谷防饥,养儿防老”,哪有“金山不靠靠银山”的?
大舅最支持虎子,他觉得虎子有眼光,有想法。呆在大山里,没有多少发展。
虎子顶着流言,入赘到黄集一家陈姓人家。没在老家办酒席。结婚那天,大舅买了大挂鞭炮,算是虎子的“娘家人”。
陈家有近二十亩地,这里都是机械耕作,种收,也花不了太多时间。但靠种地,一年没多少收入。卖扫帚也只能是一时,时间久了山上毛竹也有限,销量也慢慢减少。
黄集产藕,主要是销路。虎子想到在老家时,藕是很稀奇的一道菜,一般人家都只是在过年时才会买了吃。一是买的少,二是山里人家挣钱不容易,舍不得买。
山里人家有的是木耳,香菇。大多也卖不出好价钱。而这些正是外面所缺少的。
农闲时候,田间管理交给岳父。虎子开上手扶拖拉机,拉着从乡邻那里收来的莲藕,沿途叫卖。到老家,山里人家可以拿土特产来换,按价折算。这样虎子等于是两头赚。
在前些年的农村,考驾照的还很少。虎子说服了家人支持他学车,买车。钱不够,想办法借。
老家的木耳、香菇、核桃出来成了俏货。黄集的莲藕、粉条又是山里人的最爱。
赚了点钱的虎子认为,老家落后,主要是因为交通不便。要想改变状况,修路没那个能力(前些年还没村村通),那么只能换种方式,改变观念。
他在离县城十几里的山边,买了几亩地。让父母搬了出来。这里虽然不象大马路那么宽广,但比老家要方便的多。因为是山边,本地人看不上,连带建三间民房,五千块钱。
父母也接出来了,虽然没有在一起,但也方便多了。妹妹也结婚了,跟父母一起生活,虎子的心也放下了许多。
他不满足于现在的小打小闹,听说本村有一家人在成都某公司,那公司每天都有固定的货需要运送。经过多次登门协商,两家合伙买车搞货运,虎子负责开车,那人家主要负责联系业务,结账。
一年下来,借的钱还清了,还买了小车。虎子成人十里八乡的名人,个个都知道矮小精干的虎子是个人物。
父母门前的十几亩地,是属于村里的。正好村里要公开拍卖。虎子筹钱,以妹夫的名义买下(因为他不是本村户口,不能买。)
有人说个笑话,要是在外打工的人两年不回家,可能找不到自己家门了。这个笑话当然有点夸张,但襄阳变化的确很大。城区不断扩大,原来笔直的一条路,一年后也许成为十字路,两边种了绿化。长期在外的人初回来,还真有点摸不清东南西北的可能。
棚户区改造,工业园区建设,高速公路修建,给城市发展带来契机。县城借这东风,搭上发展的快车。不少搬迁户,因此一夜成为百万富翁。
虎子给父母买的地,在征收之列。当然是属于国家建设征收没有赔偿太多的钱,但在路边给于同等面积的宅基地兑换。等于是赚大了。
虎子买的地,也因此价格飙升。三年前虎子花十万买下的地,现在最少值两百万。虎子没有转让的考虑,有人开始打虎子的主意了。
无戒训练营第三十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