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陆游的这首《立夏》开启了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预示着季节的转换,表示春去夏至,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在天文学上是告别春天、迎来夏日的转折点。此时,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立夏有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在这一节气,首先可听到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也有说是蛙声),五日后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再五日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在这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野菜也都彼此争相攀长。“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此时节绿荫遍野,风暖昼长,炎暑将临,我们也要养心健脾,静守清凉来迎接夏天!
在民间,相传“立夏”与诸葛亮、孟获和刘阿斗的故事有关。据说孟获被七擒七纵收服后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诸葛亮临终之日(正好是立夏)嘱托孟获每年要看望蜀主一次。每年这日,孟获都依诺来蜀拜望。后来,晋武帝司马炎灭蜀掳走阿斗。而孟获不忘丞相嘱托,每年立夏带兵去洛阳看望阿斗,每次去都要秤阿斗的重量,以验证阿斗是否被晋武帝亏待。他扬言如果亏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晋。每年立夏这天,晋武帝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饭给阿斗吃。阿斗喜欢就加倍吃下。孟获进城秤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几斤。阿斗虽然没有什么本领,但有孟获立夏秤人之举,晋武帝也不敢欺侮他,日子也过得清静安乐,福寿双全。立夏秤人会给阿斗带来福气,这一传说虽与史实有异,但百姓们祈求的是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所以在有的地方至今还保留着立夏称人的习俗。
有的地方把“立夏”亦称为“春尽日”。在周代,逐渐形成在季节转换时祭祀神明之后,古人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着朱色礼服,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主管农业的官员都要亲自巡视,确保治下土地的收成。
立夏在农业上是个重要节气,“立夏看夏”,立夏节气,各种作物进入旺盛的生长期,夏天的收成在这时已经差不多能看见了,望着田里的庄稼长势,心情喜悦,但同时也进入了忙碌的季节,一年最重要的夏收,就快要来到。
今天五月五日,立夏,迎来了我的小侄女,她的降生给我们的大家庭里又增加了新的成员。希望她健康可爱,生如夏花,不负韶华,一路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