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亲密热烈,却只是失落者的相互慰藉。
就在肖岩陷入感情和工作双重困局最难过的时候,台湾人王先生时隔多年再次出现了。
肖岩认识这位台湾人已经超过十年,因为王先生的妻子是肖岩曾经恋人宋柯的同窗,他们曾一度接触频繁。在肖岩和宋柯分开后。他和他们夫妇仍然保持着一些联系。王先生,包括他的夫人十分认同肖岩的为人,只要回来他们都会见面,肖岩也会力所能及地帮他们在当地做一些事。他们夫妻从认识到结婚再到分开,肖岩是为数不多的见证人之一。
言谈举止彬彬有礼的王先生是一个细心敏感,倔强又极重面子,内心十分封闭,且讲究享受生活的人。尽管长相谈不上帅气,但在某些时候表现出的大方和举止文雅绅士,极其容易让人第一时间产生好感。
只是,嗜酒如命的他,喝多之后有时会表现出另一个不一样的自我,暴躁且爱惹事。不但言语粗俗,没有了之前的绅士风度,甚至会打砸公物,挑起事端,最后惊动警察。
好在这种极端的场面并不常见,大多数情况他还是十分隐忍,表现得体。即便心里很不开心,也并不流露于外表。要知道,喜欢热闹,极度聪明又生性多疑敏感的王先生,因为生活习惯和生长环境不一样,在与肖岩本地人的聚会中发生不开心的事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本性倔强的王先生能做到隐忍不失礼得有多么困难。
肖岩与王先生认识很久,也有较深的接触,大体知道一些他的情况,见识过他高段位的智商和情商,也亲历过他与别人冲突发飙的恐怖场景。但肖岩却始终没有真正了解过这个台湾人。
王先生在这边待的时间越来越长,认识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有肖岩介绍认识的,更有他自己不知怎么认识的人。不管哪一种,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肖岩是他在当地的第一联系人。他经常不分场合,当着一桌子人说:“肖岩是我几十年的老友闺蜜,是我在这里唯一信得过的人。”
每当此时,肖岩总是全身鸡皮疙瘩,恨不得从地缝钻下去。不说敢不敢苟同他的说法,光是他的话会让听到的人情何以堪这一点就让他无地自容。
知道肖岩和王先生认识很久,又听他总说肖岩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如何重要,很多人都以为肖岩会很了解他。有人在与王先生接触中遇到不理解的事时就到肖岩这里求解。
“你说老黄到底是怎样想的呢?”
“我哪里知道啊,文化差异吧。”肖岩总是这样回答。他是真的不知道王先生怎么想的,只能用文化差异来解释。心想,差异个qiu啊,都是儒家文化,都是中国话。
现在,这个把肖岩当成当地最好朋友的人决定长期在这边定居了,而且还说要与自己一起做点事,肖岩听到后当然很开心。到不是因为对一个老朋友到来的期待,也不全是因为他说要投资与自己做点什么事,可以帮助解决当前工作上遇到的难题,肖岩开心更主要是因为待在这里的王先生是个孤家寡人,他有充足的时间可以陪自己度过这段因感情挫伤而备受煎熬的日子。与上一次与宋柯分开时不一样,尽管痛苦没有区别,但那时因为职业和工作单位的原因,身边有很多人可以陪他消磨时光,而现在,自己就像一艘孤零零的小船,在大海里毫无目标地飘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海浪打翻。
王先生来了,他不是因为喜欢这里的气候,不是为了一个惬意的假期,不是为了重整曾经溃败的生意,而是因为他在自己的故乡已成外人,已经无家可归。
带着与肖岩相同的境遇,肖岩和王先生,两个人十分凑巧地在相同的时间尝到了相同的滋味的人见面了。与当年他们认识时因交了好运各自追到了心爱的女人而春风得意的情况不一样,这次,他们把酒却不敢言欢,各自心里只有失落的感觉。他们大方地送出自己的时间,以朋友欢聚为借口传杯弄盏,夜夜笙歌,试图以此麻痹自己,减少内心的痛楚……
早安,十一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