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不喜欢吃粽子。因为家乡的粽子放甜味的蜜丝枣,放硬硬的豆子,还有不放馅料的粽子蘸着糖吃。甜咸都有,大家都很喜欢,但不合我口味。所以,不喜欢这个节日,没有感受。
回想起这点,我感到有些东西是天生的。那时我还没接触到外面的世界,但无法接受这些自古推崇的东西。
后来上了初中,寄宿的老师家一言难尽,唯独老师妈妈包的肉粽非常好吃。我第一次吃到有肉的粽子,完全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后来成了一个喜欢粽子的人。
后来却再也没吃到那样好吃的粽子。
网购的肉粽,街头买的肉粽,亲人亲手做的肉粽都很一般。
不断寻找刹那而逝的味道,究竟意味着什么。
所以人有时活在小天地里更舒适,不知道外界的美味就不会苦苦追寻,徒留遗憾。另一方面,因为有所知而向往,又是美好的源头。
美好可以治愈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