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有个玩具箱,从小到大,这个箱子里的玩具进进出出,没见增加,也不见减少,始终都是满满一箱子。有时候帮她整理整理,把一些坏了的,或者过时的扔掉,没过几天又被几件新来的玩具填满,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在保护着这只箱子,让它保持着这种满满的状态,但这究竟是什么魔力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这应该是命运的安排,来去皆自然。
每一个玩具初来乍到,都让女儿欣喜若狂,爱不释手,可是总有玩腻的时候,玩具箱自然成了这些玩具最后的归宿。偶尔,女儿也会把里面的东西全部倒出来,但她享受的是倒玩具的过程,并非玩具本身,与此同时,她还必须接受将所有玩具放回玩具箱的结果,因为我们都要接受谁享受谁负责的规则。
这还有生命的启迪,众生皆平等。
女儿的玩具箱容纳了她喜欢的和不喜欢的,这里面所有的一切与玩具本身的价值并无关联,无论是江边捡回来的一块石头,还是价值不菲的主题玩偶,她都一视同仁,都喜欢过,都舍不得,随意的堆在一起,不分贵贱,不分先后。这种真实可贵的人生状态应该是每一个人都向往的,因为它让喜欢变得纯粹而没有负担,不会受到外力的影响,不会因为价值或其他的取向去决定它在这个世界的位置和名次。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玩具箱——它便是我们的内心。只是我们很难做到像孩子那样,能够公平公正的去对待心里的每一件事物。在孩子的世界里,只有喜欢不喜欢,在我们的世界里,利益心、分辨心、得失心会让喜欢和不喜欢之间的界定模糊不清,也让自己偶尔糊涂恍惚,搞不懂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
每次女儿提出要买新玩具的时候,我总是要求她把许久不曾玩过的玩具拿出来扔掉,因为玩具箱的容量有限,有入局者,自然就有出局者。可是每次在选择扔掉的时候,女儿面对那些玩具总是很纠结,尽管一年两年都没玩过一次,但扔掉的时候还是会舍不得。
每次我都让女儿自己选择,与此同时,我自己也在选择。在人生的玩具箱里,我发现自己选择了太多并不需要的玩具,例如贪嗔痴,例如慢疑邪,例如假大空。在面对种种不需要的时候,我们必须学会断舍离,就像女儿为了新的玩具必须舍弃旧的玩具一样,我们只有摒弃了心里的那些障碍,人生的玩具箱才可以装下真正需要的玩具。坚持断舍离,慢慢的你会发现,这个玩具箱装的东西会越来越少,到最后有可能就是一个空箱子,空无一物,却容纳了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