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客》杂志刊登过一幅漫画:两个僧人,一老一少,身披袈裟。皆盘膝坐在地上,小和尚面带疑惑的看着老和尚,老和尚则转头对小和尚训诫:“下刻虚空,此刻即是。”
通常,我们做事情总是想要获得反馈,期待获得结果,即使结果只是带来一时心情的愉悦。而冥想却不一样,它的本质不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而是为了体会当下你自我的存在。在人生中,我们不一定需要追求某种结果,而是为了想做某件事而去做这件事。
人们往往不是这么做的,他们进行冥想仅是想要得到放松,或是成为更好地人,或是为了打破生活中带来的压力。这些都是修习冥想的前置理由。但不能认为修习冥想,就一定会取得相对应的成果。局限于某种结果只会让你就会陷入困境,你会开始怀疑自己当初做的是否正确。
在许多领域,你付出了努力,想得到结果是无可或非的。但冥想不同,冥想是体验当下,而每个当下的心境都是特别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唯一的。
当我们不在期望发生某些事情时,我们的思想就等于迈了一大步台阶,就能够面对当下。接纳当下并不意味着对当下发生的一切妥协,仅意味着你对当下存在清晰的认知。接纳并不会告诉你应该做什么,后续你所想做的事情都源于你此刻的认知。因此,在冥想修习中,取得进步的最好方式就是放下一切想要取得进步的欲望。
冥想修习的过程中,要学会专注,这是修持的要诀所在。专注意味着你明白此刻你在做什么,但是我们开始专注脑海中所想之事时,往往又会陷入机械性思考的状态,跟着习惯的神经思维而行动。
此刻我们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任何一个物品上,从大脑中跳脱出来,一遍一遍提醒自己要清醒。时刻观察当下,以此培养正念。方式非常简单:超脱时间,保持悟性,注意每时每刻。
呼吸,也可以作为集中注意力一种方式。此刻你在悬崖边缘,它就似一根绳索拉住了你,每次靠近边缘,它把你又往回拉扯了一下,使你专注此刻。
想在呼吸中培养正念,可以全身心地去感受。感受呼入的气体进入身体,以及呼出的气体渐渐离开你的身体。仅仅需要感受呼吸,清楚自己在呼吸。不特意的去考虑呼吸频率、方式是否有误,只需要意识到气息的变化。
此次呼吸法练习,一次不需要太长时间。利用呼吸法,让我们的注意力回到当前。这是瞬间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只需要注意力集中,就可以做到。如果能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多次感受呼入呼出。静静享受片刻,那感觉就妙不可言了。
吸气,深深吸气。呼气,缓缓地呼出。吸气,呼气,此刻内心毫无杂念,心灵的缰绳也已放开。当思绪游离时,通过呼吸法又回到正轨,静谧享受此刻。阅读至此,您不妨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