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文中,我转述了我们当今人类必须学会讲故事的缘由,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一边讲着故事,一边还要吃着东西、喝着饮料,不知不觉肥胖就慢慢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当你发现要减肥的时候,一边管住嘴、一边迈开腿,可满身的肥肉对你始终不离不弃,于是你焦虑了, 高热量食物对人不好,是我们都知道的道理,但为什么我们老是戒不掉?
答案是:肥胖不是你的错,挑食也不是你的错。
前一篇:《《今日简史》认知(二) 》
3、长胖不是你的错
现今生活在你富裕国家的人都有肥胖的问题,肥胖症几乎像瘟疫一样蔓延,还很快将魔爪伸向发展中国家。如果我们不想想我们老祖宗的饮食习惯,就很难解释为什么我们一碰到最甜、最油的食物就难以抵抗。
当时他们住在草原或森林里,高热量甜食非常罕见,永远供不应求。如果是个3万年前的采集者,想吃甜食只有一种可能来源:熟透的水果。所以,如果石器时代的女性遇到一棵长满甜美无花果的树,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立刻吃到吃不下为止,否则等附近的狒狒也发现这棵树,可能就一颗也吃不到了。
于是,这种想大口吃下高热量食物的直觉本能就这样深植在我们的基因里。就算我们今天可能住在高楼大厦,家家户户的冰箱早就塞满食物,我们的DNA还记得那些在草原上的日子。正因如此,我们才会不知不觉吃完一整桶的哈根达斯,可能还配着一大杯可口可乐。
4、挑食也不是你的错
石器时代的女性面对甜美的无花果,一次可以吃个够,但这种事情也不是天天都会发生的,所以她们必须适应更多的食材。
她们可能早餐吃浆果和蘑菇,中餐吃的是水果、蜗牛和乌龟,晚餐则来一份野兔排配生洋葱,至于到了第二天,菜单又可能完全不同,正是这样的多样性,确保了我们人类的先祖能够吸收到所有必要的营养成分。
而我们现在的人类,依赖单一的食物,就比如我小时候所在的农村,早上吃饭,中午吃饭,晚上还是吃饭,而且还得够幸运,第二天才可以吃到这些一样的东西。
相较之下,之后的人类的饮食往往种类极少,而且不均衡。特别是在近代,许多农业人口都依靠单一作物作为主要的热量来源,可能是小麦、马铃薯、稻米之类,这样一来就会缺少人体所必须的其他维生素、矿物质或营养。
所以,当我们面对孩子不愿吃吃米饭的时候,真心不要责怪他,因为我们的基因里早就存在每天吃着不同食物的记忆。
社会的进步,给了我们更多的便利,我们不用每天为了填饱肚子去四处奔波,在一间办公室,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相应的工作,获得相应的食物。减少了奔波的辛酸,但我们也缺少了肌肉的锻炼;减少了迁徙的烦恼,我们也减少了多元化食物补充的概率。一切有利有弊,认清事物的本质,从思想的根源上去改变自己。
静悟缘
2018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