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说完全看懂了《推拿》,因为没有读过毕飞宇的原著,而且作为健全人的我没法完全体会一个看不见的世界和群体;但从旁白逐一念出电影名、导演、制片到所有演员的名字时,我明白这是拍给盲人“看”的电影——不是致敬,只是少有地对一个边缘群体的一些尊重,让我对娄烨的好感度又上升了一番。
电影描写了发生在一个推拿中心的周遭点滴。透过导演不同的镜头和视角以及光晕色彩的处理程度,我们明显地看出这群盲眼人的小团体一直在相互抱团取暖——此时多用黑白灰的色调——他们因有所缺失而单纯老实,仅仅为了偏安一隅,以某种“看不见”的形式,注定隐忍与孤独;而对面的洗头房则灯红酒绿,浓烈的色调直接暗示着社会的另一面。
在这个小世界里,人物是鲜明的。沙老板听着雨,念着诗,苦于无法融入的主流社会与她不爱我的苦闷感情;小马由一个懵懂的少年,经过小孔,经过小蛮,最后终于重新明白了世界;而老王慢慢地来,慢慢地去,帮弟弟用自己结婚的钱还债,拿到砍自己胸口的尊严,这是一个老实巴交的盲人做的事情。还有金嫣——中心第二好看的女孩儿,钟情于觉得配不上她的泰和,笑着听他说“你好看得就像红烧肉”;都红,这个最好看的姑娘,却无法感受好看对于一个女孩儿的重要性,拒绝了沙老板的好,执意去寻找自己的爱情;光哥,把小马“带上失足之路”却知道“嫂子不能碰”的传统……
盲人的世界是敏感的,从这一点上,电影很好地从听觉、嗅觉、触觉等进行了展开。影片多以雨天为铺垫,营造了一种湿漉漉的气氛,在这里情爱、梦境、暴力、血腥能够得到充分地融合。我不认为本片单单是想表达追求爱情的方式——人性本是复杂的,没人以一面而存活,而所谓“饱暖思淫欲”,不过是人情冷暖下的荷尔蒙作用罢了。这个复古的播音腔旁白一直播到片尾,让观众熟悉的90年代气息随着小马带着小蛮终于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推拿店而落幕。苦吗?不。小马笑了,笑得真诚而又真实,这是属于他俩、属于特殊群体的归宿——活在破烂的角落,相濡以沫,粗茶淡饭。
客观地来讲,我觉得本片在叙事上过于碎片化,旁白的声音略显突兀,而迷晃的画面感也容易迷惑观众的思路。在看不见的人眼中,没有表情,没有眼泪,也就更加难以知晓彼此的心事,但一串风铃、一声呜咽、一个喘息就能让他们辨别来着何人,就如健全人一样存在矛盾。
到底是光明下活得更清醒,还是黑暗?who kn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