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从《咸宁竹文化》里辑录与竹有关的传说故事。
一、关于楠竹起源的传说
传说一:两条龙
古时候,咸宁这地方是半边山地半边水。一日,一条青龙、一条黄龙在湖里争水喝,你拱来它拱去,在半天空打起来了。刹那间狂风大作,雷鸣电闪,大雨倾盆。雨过天晴之后,有兄妹两人上山捡柴,发现大青龙死在山上。他们就把大青龙埋了起来,因为坑刨得不深,剩下两只大龙角留在地面。他们可怜它,每日担水去浇龙角。百日以后,龙角变成了两根大楠竹,根部还长了一圈圈龙鳞哩!兄妹俩留着竹子舍不得斫,第二年清明后,地上就冒出了很多竹笋。竹子就从这山传到那山,后来到处都是楠竹了。
双龙图
双龙争斗的象征意义。青龙与黄龙因争水而引发风雨雷电,映射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拟人化解释。类似记载见于多地传说,如湖北磨山曾因“龙现身”引发极端天气导致树木折断,而康熙时期地方志亦多次记录咸宁地区的“龙现”事件。
AI作画:龙角化竹
龙角化竹的自然联想。传说中龙角落地化为带鳞片的楠竹,与咸宁“楠竹之乡”的背景深度契合。当地种植楠竹的历史逾五千年,竹文化渗透于民俗与生产中。类似“龙鳞竹”的传说在其他地区亦有流传,如张木匠斩龙后龙鳞化为竹的典故。
竹源繁衍的生态隐喻。兄妹浇灌龙角促发楠竹繁衍,暗含人类与自然协作的朴素生态观。咸宁竹产业自古兴盛,赤壁民众曾以竹编盾牌助战,印证竹资源对当地生计的重要性。
《咸宁竹文化》
《咸宁竹文化》,主编:吴著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2003年10月第1次印刷,开本:32开,定价:2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