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说
今天用很短的时间把“突破历史”说完。
昨天说到现代人看论语有一种错误的反转,我感觉上,没有见过有人把这一点点出来。
我觉得以我的能力来说我也没有办法说的没有漏洞,说完整,说清楚。
因为论语是这样一本书,儒家是记录历史、整理资料的,他们的思想和文字你不能把它从他的本职上抽离出来,他们的最初理论来自历史,你可以理解成他们理应对历史有一种务实的洞见。
杨朱说人人应该自爱,每个人都爱自己,每个人都自利,每个人都好了,天下大治,这是道家的头;墨翟说兼爱,就是爱每个人;孟子说这俩人,无父无君,禽兽也。
爱是有等级差的。富勒姆在《爱的艺术》里说人的人格完善到一定程度一定会爱所有的东西,万物。先自爱再大爱是主流。
罗永浩有一个演讲,说我的哥哥犯了罪逃到我家里来,我一定会举报你,他说的是奸淫掳掠那种大罪;如果是我的父亲,我就不一定了;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一定不会举报他。
爱的等级差,罗永浩一定知道这个,才说的这个笑话。
人性的固有特质是无法否认的,因为它就在那里存在着。人人都“好逸恶劳,趋利避害”,这是人性,这是现实,你要正视它,不可回避,也没必要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诸子百家其他诸子都偏“应该”,只有儒家站定中间,真正去解决人性问题。儒家没有放大或偏激化人性固有的东西,这就是我说的对历史的洞见。这一点一定要认识清楚。
黑格尔当年对《论语》的态度非常有名,就是说:这样一个道德行为小手册就没有翻译必要性了吧。没错,这就是道德小手册,《论语》是偏外化的。
但是外化不一定就不能直指内心了。《论语》直指内心的力量来自于对人性的洞见,《论语》最牛逼的地方就在于通过一言一行的琐碎能让你体悟到“人是什么”。
论语的前两句不是在说学习,也不是在说故友重逢,更不是再说别人怎么样你不生气。
认识自己、认识人性你才能看懂《论语》。
这么理解。
论语前两句重点在“悦”和“乐”上。
第三句在“君子”上。
人生就应该追求“悦”和“乐”,它后面多处再说,怎么就“乐”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论语》厉害在你这么做,你就会“乐”,开心,喜悦。人性之洞见。
道德小册子,却能让你体悟人生。
邓世昌为什么开着致远号撞向日本军舰?我从第一天看到这个有好奇心开始,一直不断的想它,当我终于有一天想清楚了,我完全知道体会明白这个行为是怎么来的时候,我开心死了。
达尔文用五年时间去追寻、证明之前人类很多人就说出的洞见——进化,他用所有的东西证明一个观点,人类是进化而来的,所有生命都是进化而来的,当《物种起源》成书的那一刻,他不开心么?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你那个写点作业、读读课本就叫学习吗?那不叫。
《论语》就是这样一本书,看懂了就去做,你就会有感受。
今天先说到这,历史有空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