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温尼科特亲子关系理论之一:如何定义婴儿(上)

带你读文献 003期 | 温尼科特《亲子关系理论》之一:如何定义“婴儿”(上)

原创: 魏晨曦  曼陀海斯心理  2016-01-19

北京温尼科特学习与研究小组在北京曼陀海斯心理咨询中心进行第三期文献研讨会,本期研读《亲子关系理论》(The Theory of the Parent-Infant Relationship)。选自温尼科特的文献集《成熟过程与促进性环境》(The Maturational Processes and the Facilitating Environment),接下来回顾本期的内容。

原著:温尼科特

翻译及讲解:魏晨曦

审校及指导:赵丞智

整理编辑:李耀所  蒙琳徽

因为本次文献内容较多,将文献分成两大主题:

1、如何定义“婴儿”(上)(下)

2、温尼科特式的母性养育

本文为文献研讨会的讲解文字,非原文译稿,如想阅读原文译文,欢迎参加文献研讨会。

文献背景

  1961年,温尼科特的这篇论文在爱丁堡举行的第22届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上被当做主题论文来讨论,之后这篇论文首次发表在《国际精神分析杂志》第41期上,并被收录在《成熟过程和促进性环境——情绪发展理论的研究》这本书中的第三章。

理论意义

  这篇文献勾勒出了温尼科特情绪发展理论的基础,文章主题一直围绕着婴儿期在讨论,提出了婴儿期的特征是“依赖”,并需要抱持性环境为婴儿提供自我支持。

文献内容

  本篇文献篇幅很长,我们分两部分来讨论:

  上半部分是讲婴儿怎样从绝对依赖,经过相对依赖,再到独立的发展历程;

  下半部分讲母亲在养育中那些可以适应和满足婴儿特定发展性需要的性质及其变化。这一期是上半部分的讨论内容。

  总的来说,这篇文献把精神分析理论从俄狄浦斯情结的三元关系的发展情境推回到了二元关系情境,甚至更早期的阶段,也就是婴儿期“绝对依赖”的阶段。

  文献开篇就提出本文讨论的主旨是婴儿期的研究而不是经典精神分析的内容。这可以从“婴儿期”与精神分析的移情之间的区别说起。在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移情是把过去的经验、情绪或是感受,以及过去与重要人物相处的关系模式转移到了现在咨询室里面的关系中。临床工作发现,有些来访者可以把过去的经验模式转移到当前的治疗情境中,比如神经症水平或是边缘性水平的来访者;但是,还有一些来访者是不能发生移情的,比如儿童、精神病性水平的来访者或是精神病人,他们在治疗关系中很难产生类似神经症性移情的现象,他们处于原始自恋的水平上。从发展角度来讲,这些病人在一岁之前甚至在六个月之前出现过养育上的问题,养育的失败打断了成熟过程,使其人格发展水平的停滞状态处于更为原始、粗糙,甚至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人类单元的状态,这类人从发展角度上可以被称为亚人类。因此,在那个亚人类阶段发生的很多事情不可能被来访者带到当下的移情中来,也就是说,我们无法使用传统精神分析的方法与他们进行治疗性工作。

  克莱因的理论已然从经典的三元关系推回到了母婴二元关系,开始研究母婴依恋并拓展了儿童精神分析的领域,然后克莱茵就停留在二元关系那里没敢再往前走,似乎克莱茵很害怕自己的理论被认为不再是精神分析了。而温尼科特从临床现实出发,做了一步更大胆儿的尝试,把整个的精神分析理论立足点再往前推,一直根植到了比二元关系更早的“婴儿期绝对依赖”的阶段。这一步是精神分析历史中具有革命性的变革,甚至扭转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范式,出现了温尼科特精神分析的范式。

  亲子关系的发展,也可以说是从母婴关系到亲子关系的发展,特别是最开始的母婴关系里面只有妈妈和婴儿,甚至那会儿妈妈还不是一个完整的存在,那会的关系更多是“环境和婴儿”;而后来发展到亲子关系阶段是指母婴二元关系,以及涉及到了父亲,有了第三人的存在,这才进入了俄狄浦斯情结的三元关系阶段。

导 读

亲子关系理论之一:如何定义“婴儿”(上)

 一、婴儿期与精神分析

 二、弗洛伊德的脚注

亲子关系理论之二:如何定义“婴儿”(下)

 三、婴儿及其情绪发展

 四、亲子关系理论—婴儿期

亲子关系理论之三:温尼科特式的母性养育

亲子关系理论

The Theory of the Parent-Infant Relationship

如何定义“婴儿”(上)

我们先对这四个主题进行一下概述,然后再精讲:

1

婴儿期与精神分析

文献从婴儿期的研究与精神分析的比较说起,温尼科特以他对婴儿期和传统精神分析的独特理解,说明了传统精神分析有其局限性,即传统精神分析所追溯的发展阶段还不够早,而温尼科特想在传统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立足点(俄狄浦斯三元关系)之前找到一个能为整个精神分析奠基的理论及其立足点,这个野心是挺大的。虽然我们一般地感觉温尼科特总是讲母亲和妈妈,感觉他是一个很温和的人,而实际上温尼科特的胆量、勇气、革命性、坚定性、还有野心是非常非常大的。

弗洛伊德的脚注

温尼科特在第二部分讨论了弗洛伊德的一个脚注,实际上他还是借这个脚注来说明弗洛伊德虽然提到了婴儿期和母性养育却没有对此部分内容继续研究下去,由此引出了温尼科特自己对这一领域的讨论。

婴儿及其情绪发展

文献的第三部分相当于回顾精神分析理论发展史,大致从弗洛伊德及其之后的自我心理学对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讲到克莱因对儿童精神分析的贡献和理解,将精神分析回溯到二元关系位置上,再讲到婴儿真正的含义是什么,最后引出了温尼科特的主要论点,也就是“亲子关系”的理论。

亲子关系理论—婴儿期

今天我们主要分享亲子关系理论中婴儿期的这一部分。下面大家先看一下这个图,这是赵丞智老师做的个体情绪发展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张图说明了在温尼科特理论框架下,如何理解一个人的情绪发展过程。前两期文献研讨会,第一篇讲“精神分析和罪疚感”,第二篇讲“独处的能力”。温尼科特都是围绕6个月前后来谈论这个事情,提到罪疚感的起源是6个月左右,包括独处能力的发展以及能享受孤独也是从6个月左右开始的。而本篇文献所讨论的范围延伸到了6个月之前,即“绝对依赖期”,这段时期相当于克莱因理论讲的“偏执-分裂”位置。在这段时期中所产生的病理性问题其实就是在精神病性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包括幼儿身上看到的症状,比如受迫害、被害妄想、湮灭恐惧、非常冷漠无情的状态等,这个时候的焦虑是精神病性的焦虑。然后我们也会涉及到“相对依赖”阶段,在文中谈到“抱持”的时候,作者除了谈绝对依赖期还包括了相对依赖期的状态,这个时候的婴儿已经开始从完全的母婴融合状态,逐渐出现了一些客体关系的影子,这就向相对依赖期发展了。

下面我们展开聊聊一个人从出生到6个月,再到1岁左右这段婴儿期的事情。

婴儿期与精神分析

1、传统精神分析

  在传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没有什么创伤是发生在个体的全能感领域(individual’s omnipotence)之外的,一切最终都要归于自我控制(ego-control)之下,并且因此与次级过程(secondary processes)发生关联,相当于创伤已经是意识化的过程。传统的精神分析做治疗的方法主要依据的就是投射,即对病人的投射物做解释(interpretation)。

  传统的精神分析认为,人类的创伤不是发生在环境中的,而是发生在其个人内在世界中的。外界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体验和感受,也就是说如何在自我的全能感领域里面去找发生的事情,即使环境中确实发生了一些创伤性事件,但最终也要看这些事件对个人内在世界产生了什么样的主观影响,然后对引发的这些内在的材料如何来进行工作。如果说在个人内在世界有了这种创伤,或是有良性的因素存在的话,它们也都是发生在自我全能感领域的范围之内的。因此,在传统精神分析的治疗中,治疗师不可能跟病人去讲“你妈妈对你不好,或是你爸爸对你不好”,直接这样讲病人其实也接受不了,他也不会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因为这实际上是在解释环境发生了什么,是在说环境里发生的事情,但是传统精神分析认为,这种对环境的解释其实对于个人的内在世界起不到一个解释性的作用,或者是治疗性的作用。

  而当病人能够靠投射机制把他内在世界的创伤性元素投射到外部时,在分析中才有可能对此创伤的投射物做解释工作。比如说,治疗师一上来就说“你爸爸妈妈对你怎么怎么不好了,所以才造成你现在这个样子”,病人对此接受不了也不承认;如果治疗师能够等待病人自己做了一个梦或是进行自由联想,讲出了一些内心创伤性材料的时候,这里面就含有了他自己的内心投射物,这些材料投射到了治疗情境当中,此时分析师再去对投射物进行解释才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性作用。这就是传统精神分析所理解的创伤以及解释的作用。

2、婴儿期 

  如果是婴儿期的话,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婴儿期所发生的事情还远远的在个体的全能感控制范围之外。我们去看小孩或是去观察婴儿的时候也有这样的体会,对于小婴儿来讲,他其实没有办法去控制环境中所发生的事情,他首先需要这个环境给他提供喂养他才能活下来。这个时候用经典精神分析的理论去解释或理解是行不通的,因为传统精神分析是从成人案例反推而去理解儿童的早期情况,这种理解是有偏差的。

  温尼科特在这一点上产生了异议,这跟他本身的工作有关。他是一个儿科医生,会直接接触到大批的婴儿和儿童,也会去观察婴儿,而婴儿观察这个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传统精神分析所理解不到的一个人类发展领域——婴儿期。因为弗洛伊德没有去做过婴儿观察研究,所以传统精神分析是从成人的材料去推测、去反思其婴儿期状态的。而只有实际的婴儿观察才能看到真实的婴儿是什么样的。婴儿观察所观察到的是从0到6个月,再到1岁的婴儿个体发展和与环境的互动现象,这些材料都是个体长大以后无法回忆起来的东西,它们只能靠客观的婴儿观察来实现。因此,温尼科特讲婴儿期的研究发现与传统精神分析的移情现象很不一样,因为移情的内容实际上还是个体的经验里可以去投射和回忆起来的一些材料,这些材料属于个体生命稍晚期发生的事情。但是,在个体生命更早期发生的事情,还有环境中发生的事情,这些事情小婴儿当时是记不住的,将来长大后也投射不出来,无法以移情的方式呈现在传统的精神分析的情境中。

  文章中说,这部分在发展早期阶段发生的事,在之后的压抑机制作用下最终会遗忘掉,而在以后的治疗中,不管治疗师如何减少和降低压抑,它们也无法投射出来。换句话说,那个时期的小婴儿其实还形成不了很多高级的自我功能,没办法去记忆,也没办法把环境中发生的事件整合到他个人内在的全能感领域里。所以,对于这段时间里所发生的事件,婴儿是没有办法去记忆的,成人之后即使是做精神分析也投射不出来。但是这段时期发生的内容在传统的精神分析之中始终没有被涉及到,因为大部分传统精神分析的研究都把这段1岁之前的生活和个人的发展当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状态,而不去讲。

  温尼科特偏偏要在经典精神分析认为“理所当然”的这一段时期加以引申,就要看看1岁以前的养育和发展是什么样的,因此他说,这里讲到的内容在传统的精神分析文献里面,经常探到一点之后就不说了,之后就接着说个体有了一个自我的结构以后是怎么样一回事了。

  当个体能够进行投射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个体发展出了一个内在世界与外在环境的区分,有了这个区分个体才有可能把内在世界的东西投射到外在世界中。在0-6个月左右的婴儿期,小婴儿还没有发展到这一步,还没有能力区分出自己和环境,所以完成不了投射运作。这段时间的婴儿对于妈妈对他的养育,对于妈妈有没有及时喂给他奶,只能留下一个被动的体验,因此,这个时期的婴儿完全需要和依赖母性养育的支持才能存活下来。

  所谓的母性养育其实涵盖了很多的内容,比如妈妈得及时来喂奶,得常常关注到这个小婴儿的状态,哭了没?尿了没?冷了?暖了?饿了?拉了?等等一切!只有靠妈妈及时地完成了这些事情,婴儿才能存活得下来,然后才能是发展。在这段早期时间里,看起来似乎妈妈给小婴儿提供的都是生理和躯体的照顾,像喂奶、哄睡觉、换尿布、保暖等,但是恰恰是这些看起来特别平常的躯体照护的事情,对于小婴儿来讲同样也具有心理需要满足和心理发展的意义,婴儿就是靠着这些母亲的养育和照顾来逐渐形成了一个心理组织。

3、再回到精神分析 

  介绍完婴儿期,再回头看精神分析。在精神分析的实际临床工作中,分析师会在非常长的时间内跟一个病人工作,通常会花上几年的时间治疗还在继续着。分析师实际上在等待一个时机,等待病人能把他内心当中创伤性的材料或者是良性的因素投射出来的时机,然后分析师才有机会做合适的解释;如果病人投射的材料中不呈现这些东西的话,分析师所做解释的帮助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病人也不会认同。只有当精神分析的材料中出现了梦、自由联想的内容等投射物,分析师才有机会对投射物做恰当的解释,而为了等到这个时机,有可能要花费好长好长的时间,这就是为什么精神分析做的都是长程治疗的原因。

  为什么呢?实际上这里涉及到一个客体关系的信任问题,因为病人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才能对治疗师产生信任。在经典精神分析中,这种信任一方面来自分析师的专业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来自分析性专业设置的可靠性。比如说一个分析师是有耐心的、可以共情的,还能够时刻把注意力放在病人身上,是关心这个病人的,同时分析师还能够维持住精神分析基本的设置,包括能够准时的开始和结束一次治疗,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治疗频率,做治疗的地点也要相对固定。所有的这些因素可以让病人逐渐的产生对治疗师的信任。能够产生信任的病人,是因为这份信任源于其早年生活中有过可以信任的经验,比如母亲在其早年的养育和照顾过程中确实提供了一些连续和可靠的东西值得他信赖,尽管母亲有过不及时的喂奶,或者可能长时间的离开,但是确实也有过在家的时候还比较及时的喂奶,关心小婴儿的状态,能与婴儿在一起,就是靠病人曾经有过的这些良好的东西或经验,才有可能让病人在将来的分析性治疗中对分析师产生信任。

  有了信任,病人才能在治疗中进行投射,分析师才有机会进行解释。这就对病人有个要求,也就是说他得能相信分析师跟他是不一样的人,分析师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病人有了这个相信能力,就意味着病人还能把分析师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首先病人自己也发展到了是个完整的人才行,这类病人可以说是相对成熟的。经典精神分析所能帮助的病人至少应该是这类病人,即使病人处于边缘性水平,也是接近神经症水平的边缘性水平的病人。

  然而,还有一类病人会让分析师感到比较麻烦、比较头疼,很多分析师也可能尽量不去接触这类病人,比如说精神病性水平的病人、精神分裂症样的病人,或者是一些更加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温尼科特恰好做儿童和青少年治疗,也接触精神病水平的人,之所以温尼科特要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奠基点要往前推,也是因为临床上越来越多的精神病位置和边缘性位置的病人需要分析性治疗师思考怎么跟他们工作,需要去研究他们的人格发展水平和特征。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精神病水平的人来讲,其信任的能力还没有发展出来。若以小婴儿为例,精神病性水平的人和小婴儿二者在情绪发展水平上是很像的,他们这些亚人类还无法相信周围的人与他们有不一样的心理活动,无法相信外面有一个人还存在着。

  精神病人的无法相信来源于其发展的早早年缺乏这种信任的经验,长大后没有一个信任的模板供他参考。一个人之所以能够相信别人,可能意味着这个人此前有过值得他信赖的养育环境,而那时候关于信任的体验如果太少了,信任的能力就没能发展出来,那么建立信任关系自然也很困难。无法信任的关系也是一种不连续的状态,其实是一个人(婴儿)不能连续性地感受到会有一个人与你生活在一起,关心你,陪伴你,甚至无法想象长久相伴的关系。对小婴儿来讲,一开始不能相信这件事是很正常的,所以小婴儿需要环境的可靠性和连续性的供养来给他提供值得信任的经验。如果母亲或环境不可靠,总是打断和扰乱的,养育是不连续的,那么在婴儿成长中就埋下了精神病的地雷,将来遇到一些重大的应激就会出现精神病性问题。

  母亲在婴儿6个月之前的养育,其实有非常重大的一级预防性作用,如果这个时期的养育足够好的话,那么很大程度上就可以避免个体在将来会发展成精神病人,这已经向健康迈进了很大的一步。

  在临床上,精神病人需要的是支持性治疗,就像帮助一个孩子照顾他的生活,管理他的生活一样,很多时候需要在现实层面上跟他讨论问题,教他们一些事情,比如教他怎么与人打交道,这个话题怎么谈,工作怎么做,很多时候需要在现实层面有指导,这就好像一个妈妈在教小孩说话,这个东西叫什么,那个东西叫什么,这就是支持性治疗;这个时候,解释性治疗还起不了作用,你跟他进行解释,他理解不了,反而治疗师做一些支持性的工作,帮他去照顾他的生活,他就感觉这是对他好的,是对他很关爱、关心的成分。在这种治疗环境下,病人可以进一步的发展,等到他再发展出更多的信任感和人格完整性之后,才能开始做一些解释工作,所以分析师要有足够的耐性去养育和等待。

  还有一种中间状态的病人,他们介于信任和完全不信任之间,这类病人就是边缘性水平的个案。通俗地讲,边缘性人格水平比精神病性人格水平的位置高一些,比神经症性人格水平的位置低一些,并在精神病水平与神经症水平这个范围之内摆荡。这里讲的边缘性人格、精神病性人格、神经症性人格,都指的是个体人格发展的成熟度。边缘性位置的病人基本上发展出了个体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之间的边界,以及自体与他体之间的边界,但有的时候这个边界不清晰,或者不稳定,特别是遇到应激事件的时候。比如平时没什么事,踏踏实实的干工作、学习都不受影响,甚至会表现出神经症性冲突,可是一旦出现应激,包括升学、搬家、谈恋爱、结婚生孩子这些普通的生活变化,以及意外伤害或亲人的离去这些重大的应激,都有可能让这类人暂时性的边界丧失,甚至退回到精神病性位置上,失去了工作的能力,判断力下降,无法与人正常的交流,甚至出现短暂的精神病性症状,等等。

  边缘性病人在分析性治疗中既能投射出内在好的成分来,也能投射出内在一些不好的创伤性成分来。例如在分析性治疗中,病人总是在抱怨和指责,总是在提一些非常困难的事情,总是在说人际关系相处得怎么不好,领导也打压,同事也非常的不友善;可是在表达这些抱怨的同时,病人也隐含着在表达对好关系的期许和希望。如果分析性治疗所提供的环境能够比他所抱怨的环境好一些,比如治疗师能去关心他的感受,理解他所表达的意思,共情他心理的需要,等等,这个时候就迎合和满足了他对好环境的期待和需要。这个期待和需要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来自于我们的遗传潜质。所以,治疗师在倾听病人的讲话时,不能只听抱怨的一面,还要借助治疗师自己比较完善的自我功能,倾听到病人期待和需要的一面,这样才能帮助病人进行两价性分裂的整合。

  从上述内容我们看到,传统精神分析认为人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有内在精神结构,有想象和现实的区分,有内心活动,也能理解周围的环境与现实跟他内心的想象不一样,这些假设是传统精神分析理论默认的理所当然。所以,在进行传统精神分析时,这样的完整个体是可以接受分析师对他的解释性反馈,并反思自己与分析师的区别。而精神病人(包括大部分边缘性病人)其实没有这种区别能力,他们把想象等同于现实,他觉得有人要害他就是有人要迫害他,要给他下毒,这是人格发展水平上很不一样的地方。

4、再说婴儿期 

  回到婴儿期(0-6个月),这就是个体想象和现实区分不了的一段发展时期。我们现在从养育者和婴儿两个角度分别来看这段时期。

  从养育者的角度来讲,我们很清楚婴儿周围的环境是我们提供给他的,不管这个环境是好是坏,它其实都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环境,不完全来源于婴儿心理的投射。

  但是,从婴儿的角度看不是这样的。大家可以试想一下,生命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造性过程,一开始小婴儿根本没有什么先前的经验作为参考,只有遗传潜质的倾向性带来的幻象(Illision),此刻的婴儿还不知道主观幻象世界之外还有个客观环境,他只知道他需要的东西如果出现了,那就等同于是他自己创造出来的。这是早期个体要存活下来的一个必要发展机制,婴儿必须把周围环境的一切视为自己全能感的投射(精神病性投射),只有靠这种全能感才能存活得下来。平行到分析性治疗中,精神病人(包括大多数边缘性病人)在感到分析情境足够安全的时候,他们就会退行到这种发展的原始幻象状态,他会认为谁喜欢他就是真的喜欢,谁害他就是真的害他,靠这种全能的幻象和精神病性的投射来控制他自己未整合好的破碎样内部世界。

  但是,温尼科特正是通过研究精神病人退行到了发展的原始早期,理解了婴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的,这是经典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没有去做的事情,可能是因为弗洛伊德老先生似乎不太喜欢去研究和治疗精神病人,他说精神病人处于原始自恋状态,不能发生移情。

  在传统精神分析的理解中,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小婴儿在出生的时候已经有了一种源自遗传的乳房的意象。温尼科特对此的理解则是,小婴儿在出生的时候只有一种原始的需要(遗传潜质),这种原始需要让小婴儿向环境发出信号去呼唤乳房的出现,如果妈妈的乳房及时到来并喂给婴儿奶水,这时环境就与婴儿信号背后的需要对接上了,此刻婴儿才开始形成了对这个真实乳房的意象和想象;如果真实乳房没能出现,婴儿就始终保持在想要发出信号的状态,直至失去信心和绝望。这时的婴儿还没有乳房的内心意象可以参考和印证,只有妈妈真实的乳房的形状才能填充他的原始性幻象。

  因此有些悖论的是,小婴儿幻象自己创造出了乳房,他想让乳房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他想让乳房到来乳房就来了。而实际情况则是妈妈似乎也认同了婴儿的这种幻象,于是在现实环境中能够及时出现让小婴儿有可以去创造乳房的材料(乳房喂奶),满足了婴儿的幻象,否则,小婴儿是凭空造不出乳房这个东西的。

  正常养育情况下,母亲适当的照顾让婴儿可以逐渐的发展,等到他的神经系统发育到一定程度,心理需要也被满足的比较好之后,才能慢慢接受妈妈的养育其实是不能完全迎合他的这一事实,这时候幻灭就开始了。幻灭来自于养育中非常现实的挫折,妈妈的养育肯定会早点晚点,或多点少点。当小婴儿察觉到现实与想象的区别时,幻灭开始,智力就要发挥作用了,智力参与了处理现实和想象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讲,智力其实就是运用资源处理关系的先天遗传的,并靠后天发展出来的能力。对于恰当的挫折和应激,婴儿是可以接受的,也可以启动智力的发展过程。那么过早的刺激和开发智力会怎么样呢?“过早的开发”意味着早于或多于婴儿承受能力的外部刺激,使婴儿应对性的运用智力功能,这种方式开发出来的智力带有防御环境侵入的色彩,有脱离真实自体体验的风险,这是值得思考的事。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焦虑的妈妈特别想完全地满足婴儿,完全不让孩子饿着,累着,冻着;这样的妈妈总是超前进行照顾,这常常导致婴儿向两个方向发展,要么就会停留在一直需要妈妈的依赖状态,只能靠妈妈来过活;要么就为了表现出跟妈妈的不一样,完全排斥和拒绝妈妈提供的一切。比如生活中的“啃老族”,有些头发花白的老太太身边还总带着一个四五十岁的大儿子,很可能是妈妈对孩子的养育和照顾太过了,妈妈总是无微不至地迎合和满足,孩子靠自己生存能力的发展就成了问题。

弗洛伊德的脚注

1、弗洛伊德对婴儿期的构想 

  其实弗洛伊德也曾经提出过对婴儿期的构想,比如“棉线轴”案例和“小汉斯”案例。

  小汉斯是一个五岁小男孩,他对马感到恐惧,老弗洛伊德基本上是依靠自己与小汉斯的爸爸与弗洛伊德的书信来往中,去分析这个小孩。这也是后来很多人提出了质疑,弗洛伊德到底是在分析小汉斯,还是在给他爸爸做分析,爸爸的引导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还是从成人的角度,利用对成人的理解去反推和追溯小孩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棉线轴”的案例是在《超越快乐原则》中提到的。弗洛伊德去观察自己的外孙子Ernst,一个18个月大的小孩。材料中描述这个小孩特别的乖,不哭不闹,很依恋他的妈妈。当妈妈短暂的离开一段时间,他还是不哭不闹,但是他会重复的玩一个棉线轴。这个线轴拴着一根线,他会把这个东西扔出去,扔到了婴儿床的布帘子后面,看不见了,然后Ernst会很难过的重复说“这个东西走了”。当他把线往回拉,棉线轴又拉了回来,拉回来之后Ernst就高兴地说“嘿,在那儿”。他会在妈妈不在期间一直重复玩这个游戏。弗洛伊德把这种现象解释为强迫性重复,认为这是超越了快乐原则的一种发展了的心理原则和功能,他认为小孩在用这种方式来体验妈妈不在后所感受到的很哀伤、很难过的经验,但是这又是用一个很快乐的游戏来防御妈妈离开所带来的悲伤情绪。

  温尼科特指出,弗洛伊德对婴儿期的构想大部分来自对成人分析的研究经验。虽然文章中说的很隐晦,一直说弗洛伊德还没有准备好去探讨婴儿期,实际上温尼科特是想打着弗洛伊德的旗号,讲述自己对婴儿期的理解。比如弗洛伊德的脚注提到“(婴儿)曾经幻想过的满足”,既然小婴儿曾经幻想过满足的话,就是说他原先有过满足的经验,他才有材料去幻想,温尼科特就是要说一说曾经满足过幻想的这段绝对依赖的发展时期。

2、“依赖”的真正含义 

  生命一开始的时候,婴儿和母性养育,其实是共同构成的一个组织机构性单元,二者盘根错节交织在一起是分不开的。之所以说是一个单元(unit)或一个组织机构(set up),是因为这时婴儿还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还是和母亲融合在一起所组成机构单元的一个部分。温尼科特说“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婴儿这回事”,就是说看到小婴儿的同时总能看到旁边照顾他的母亲。小婴儿即使单独在那里,他的种种反应也都牵动着母亲心里的那根弦。这种心理层面的交织和依赖的纠结只有在健康发展以后,才有可能自然而然地松开。

3、婴儿的含义

  婴儿究竟是什么?婴儿的英文是infant,词源是infans,在拉丁语中意为“不会讲话的”。婴儿期没有言语表达的功能和语言符号,也没有词汇文字的概念。这种状态靠什么交流呢?靠得是母性养育的共情能力。母亲直接在情感和直觉上体会小婴儿,同时母亲可以借用言语来帮助自己去思考和理解小婴儿,比如“你是不是饿了,你是不是渴了”,其实这是母亲在对自己讲话,帮自己慢慢去体会和理解小婴儿要干嘛。我们能观察到母亲一边说着话,一边看小婴儿的反应,比如一边说“你是不是饿了”,然后一边就尝试着喂奶,要是婴儿不吃,哦,那我理解错了;然后说你是不是尿了啊,然后顺手去摸,结果摸了一手尿,哦,这可能就对了,那我就要给小婴儿换尿布。当然这种念念叨叨还有附加作用,就是通过语言符号的传递和表达,慢慢帮小婴儿也形成这样的功能。这篇文献说的婴儿期,都是指六七个月前,婴儿不会讲话的这个阶段。

4、自我发展——整合

  婴儿期的发展本质上是自我发展(ego development)的时期,而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整合(integration)。

  首先,本能力量(id-force)需要被整合进入自我的控制之下。

  本能力量本身并没有结构,只有被自我所用之后,才具有了力量的方向和强度,否则只是一团原始能量。在上一篇文献中提到过本能生命既可以增强自我,又可以削弱自我,这取决于母性养育的存在以及母亲对婴儿自我的支持作用。假如母亲能及时并恰当地满足婴儿的本能需要,这就相当于母亲把自己的自我功能借给了婴儿,那么对于小婴儿来讲,就增强了他自己的自我功能。母亲的在场、奶水、乳房、温暖的怀抱等,这些零散元素不断地重复聚拢到婴儿的自我控制之下,这就渐渐地增强了婴儿的自我。

  同时,需要被婴儿整合的还有时空感。

  例如,母亲喂奶需要规律守时,不是说掐着时间,而是贴近婴儿的节律,母亲不断的适应小婴儿的节律,让各种养育过程都有完整的开始和结束,就能给婴儿一种时间感。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客观规律,比如昼夜交替,四季变换这些时间上的自然变化,也能通过母亲传递给小婴儿,让婴儿体验到时间的变化。

  再比如,母亲的臂弯形成的半圆形的温暖怀抱,对于婴儿来说就是一个小小的世界了,如果把婴儿放在一张大床上,四周都摸不着边儿,这对婴儿来说就太大了。有的母亲爬在床上喂奶,不抱婴儿,这对婴儿来说可能是无边无际的恐惧感受,就像飘在汪洋大海之中一样。通常母亲的怀抱是最适合婴儿的一个空间。

  本能力量、时空感,起初都是外化于婴儿的,需要母亲的养育和照顾帮助婴儿把这些元素跟他自己关联上,帮助他体验到自己的身体、身体的边界、时间和空间等。这是一个逐步整合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婴儿渐渐就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饿了,什么时候冷了,饿和冷都是什么样的感受,并能够表达这些感受和需要。

  比如“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假设一个人自己不知道冷暖饥饱、对时间长短没概念、路痴、方向感差,可能就是这个人在他的婴儿期,母亲没有帮助他把这些感受整合到自我功能之中,或者早年环境就是这么模糊混乱的。所谓天生如此,也许就是在无法回忆的婴儿期打下的基础,到长大后就定了型。

  温尼科特认为,婴儿在其发展过程中通常能够掌控(也就是自我能够包含)本我的力量和本能生命,但这得靠母性养育,没有母性养育婴儿是不可能掌控本能需求所带来的应激的,这是母亲学习和研究了婴儿的需要后加以适应性满足了婴儿的本能需求,填充了婴儿的自我功能。焦虑的母亲很容易等不及,很容易被焦虑推动着做出不足或过度的反应,这样就打扰了婴儿形成自己的节律或是感受。关于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要说的亲子关系理论。

敬请期待《亲子关系理论》之二:如何定义“婴儿”(下)

内容:

如何定义“婴儿”(下):

 婴儿及其情绪发展

 亲子关系理论—婴儿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29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9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57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3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5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0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06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4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0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36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2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64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4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66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