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刚读完《被讨厌的勇气》,这着实是一本很好的书,想着把它做一番总结和自我思考,就先总结思考了第一二章,对于我的思考部分有新观点的欢迎提出来呢。共同进步!
一: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1.经历并不是任何事的原因和结果,而我们的不幸都是自己捏造出来的,是主观意识控制的。
2.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
3.我们为什么想要成为别人?
解决办法: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4.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刻的自己。
我的思考:
幸福感和不幸感其实随处随时存在,你感受到的幸福或者不幸,也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角度。
当我们开始学会不受制于情绪,把事情看得更全面,那我们看到的幸福会越来越多的,既然都是来于自己的主观判断,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活得幸福一些呢?
二:一切烦恼来源于人际关系
1.书中引例:在报纸上看到同龄人活跃的姿态时,我就会感到极其自卑。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那么活跃,而自己究竟在做什么呢;或者是看到朋友过得幸福,不是想要祝福而是心生嫉妒或者非常焦躁。当然,我也不喜欢自己这张满是粉刺的脸,对于学历、职业以及年收入等社会境况也抱有强烈的自卑感。哎呀,总之就是哪里都很自卑。
2.最健全的姿态应该是想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去弥补欠缺部分,例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努力工作等。
3.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我的思考:
人都会有自卑感,而自卑感来源于比较,来源于对人际关系,外在看法,是和别人产生了某个层面的比较,才觉得自己很差,从而形成自卑。
同时,自卑也是一种逃避,在自认为自卑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为自己的不作为,不优秀找到理由,进行心理安慰。
而自卑的人也容易产生优越情节,越自卑,越爱炫耀,以此来向世人表现,我其实也很优秀。
不自卑的法门是跟自己比较,因为跟别人比,我们永远没有终点,唯有和自己比,才是再走一条健康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