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信息爆炸的当下,各类文字信息如潮水般涌来。
像微信公众号、知乎、得到、简书、即刻、百家号等众多平台软件,让信息全方位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
或许你仅在周六日才能拥有完整的阅读时光,泡上一杯热茶,捧起一本佳作悠然品味。
然而,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不是忙于上班、上课,就是在等待或乘坐公共交通,亦或是在排队,时间被切割得零零碎碎,很难有整块的闲暇用于自我提升。
正因如此,碎片化阅读的价值便凸显出来。
一旦熟练掌握这一技能,当他人还在无目的地刷着抖音、快手消磨时间时,你已悄然走在超越他人的道路上。
一、碎片化阅读的意义
1.构建知识体系
碎片化阅读就像是有目标的拼图游戏,关键在于通过学习一个个小概念来搭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简单来说,就是把学习变成一场概念探险。
比如,让我们聊聊“爱情”这个大话题。
我们平时听到看到的,大多是爱情的具体案例。
比如,你想要学习如何和女生搭讪,但如果身边异性稀缺,你就得先想办法扩大社交圈,这就涉及到培养兴趣爱好、结交新朋友等等。
但有时候,你可能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偏离了最初的目标,于是你得重新聚焦,学习如何吸引异性的注意,这包括提升个人魅力、注意穿着打扮、坚持阅读等等,还得掌握和异性聊天的技巧,比如学会风趣幽默。
一旦开始交往,你又得学习如何哄女生开心、安排约会、为对方着想,以及情侣吵架时的解决策略。
看,“爱情”这个概念就能延伸出无数相互关联的小概念。
所以,我们平时的碎片化阅读,其实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概念学习过程,需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去消化这些概念,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理解这个世界,这就是碎片化阅读如何转化为个人知识的过程。
2.提升认知深度
阅读,本质上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行为,主要是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取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技能,或者简单地为了愉悦身心。
然而,生活中我们虽然能看到眼前的问题,但意外和未知总是不请自来。
因此,我们需要收集和深入学习概念(就像我这样,把问题拆解,找出每个困惑之处,针对具体问题去学习,如果能解决整个大问题,就算基本掌握了概念,虽然达不到专业水平,但至少能解决问题)。
你了解和深入掌握的概念越多越清晰,你看待问题的视角就越宽广,越能看透表象直达本质。
还是以恋爱为例,想要有人相伴不孤单,其实是渴望找到灵魂相互契合的人。
如果你不是为了吸引异性注意而去提升自我,那么你吸引到的人虽然不完美,但也绝不会只是看重外表的人。这时你就会明白,找到合适的伴侣共度余生的前提是学会爱自己,因为只有懂得爱自己的人才知道如何爱别人。
这就是从更深层次看待问题,而碎片化阅读有助于我们不断积累概念,从而提升这种深度认知的能力。
二、碎片化阅读的方法
1.设立5分钟阅读目标
碎片化的时间下,给自己定下每天阅读一两个小时的阅读任务,显然是难以完成的。而五分钟正好迎合了碎片化,每天完成一个碎片化的阅读单元,不但可以维护你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增加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并且,每天阅读5分钟,一年就阅读了30小时,如果一本书需要阅读5小时,一年就看了6本。
俞敏洪曾说过,我国一年读5本书以上的人群不超过10%。
2.一分钟复述知识
碎片化阅读最大的问题就是知识的吸收率,因为放下书我们就可能要面对其它任务。
这个时候就需要对看到的知识进行提炼。提炼就是在碎片化阅读时,从众多的阅读材料中,选择自己觉得重要、有趣、有价值的部分,把它们提炼出来,也就是从一堆东西里找到引起你思考的东西或者触动心灵的。
然后把看到的东西、学到的东西跟自己已有的经验相关联,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才能有效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接着在碎片化的阅读单元里加入一分钟的复述环节,即用自己的语言将你学到的东西描述出来。这就是费曼学习法所说的以教代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个方法确实效果明显,你可以快速调动大脑掌握知识点。
所以把所看到东西、所学到的知识进行重新整理、提炼、理解、关联,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内容的过程就是有效学习知识的途径。
3.阅读需要仪式感
培养阅读习惯,就像是为心灵举行一场庄严的仪式。以下五个小技巧,将助你成为书海的探索者。
1)让一本书成为你的随身伙伴,每天至少抽出五分钟与之交流,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
2)针对手机重度使用者,安装一款内容丰富的阅读APP,让你在任何碎片时间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哪怕只有三五分钟。
3)养成早起的习惯,每天提前五分钟起床,用这段宁静的时光沉浸于书海,你会发现清晨的阅读格外令人心旷神怡。
4)赋予阅读仪式感。准备好荧光笔、便利贴等阅读工具,坐在书桌前认真阅读,让大脑认识到阅读是一件庄重的事情,避免在床榻或沙发上随意翻阅。
5)分享你的阅读感悟。在社交平台晒出你的阅读所得,无论是精彩句子、片段还是心得体会,分享让阅读更有意义。若你偏好独自品味,那么写读书笔记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培养阅读习惯并非难事,关键在于说服自己,适时给予奖励。无论是碎片化阅读还是营造阅读仪式感,都是塑造良好阅读习惯的途径。最重要的是,保持阅读的初心和毅力,方能真正从书中汲取智慧,实现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