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诗·春雨

《春雨》·李商隐·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此诗作于大中五年(851年)李商隐妻王氏病逝后。诗中通过春雨中的孤独行走,抒写对亡妻的追忆与无法传递的哀思,是其后期"凄艳迷离"风格的代表。

白袷衣:白色夹衣,闲居便服。白门:南京古称,或泛指令人惆怅之地。玉珰:玉耳坠,古人常以珰札寄情。

1. 色彩象征:"白袷衣-红楼-珠箔"的冷暖色调碰撞,外化诗人矛盾心理。

2. 雨幕空间:隔雨相望的"红楼"成为可望不可即的永恒意象,较杜牧"多少楼台烟雨中"更个人化。

3. 通信悖论:"玉珰缄札"与"万里云罗"形成希望与绝望的张力,深化"鸿雁长飞光不度"的意境。

4. 七律幽深:中二联"红楼-珠箔""远路-残宵"的朦胧对仗,体现李诗"意识流"式的情感流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