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婶儿和马大娘只等打饭的点儿才姗姗来迟。小敏没办法,第二天只好早早起床,和甄妈妈一起给十来个人做早饭。甄妈妈一边做饭一边又唠叨张婶儿和马大娘的事:“你说,这俩人真是不知好歹。论理说,咱家蛮对得起她们呀。”
“妈,那是你认为。”小敏说。
“论理说,就剩十来八个客人,厨房根本用不了这么多人干活。她俩若是懂事就应该说,你一天我一天轮流着来,把这点活儿干完了。她们可舍不得说这话,还巴巴地双宿双飞,生怕少挣了一天钱。”
小敏“扑哧”笑了:“妈,谁还怕钱扎手。你呀,换了你,你也是能混一天工资是一天。对不对。”
甄妈妈反过味儿来一想,小敏说的还真在理儿。后来她总跟旁人说,小敏这个媳妇行,小敏这个媳妇能干。
有一天,甄妈妈忽儿想起小敏爸爸的事儿,知道她人在这儿待着心里也不踏实。就跟小敏说:“这阵儿客人不多,你赶紧回市里去看看你爸照顾他两天尽尽孝吧。家里这一摊,有我和一鸣照看着……”
一提爸爸的事,小敏心里瞬间愁肠百结。这阵儿,她白天忙农家院儿一到晚上就和弟弟微信聊天。弟弟跟她说,她爸现在不好不坏,能吃能睡半个植物人一样。小敏闷闷地说:“我爸那病情稳定住了,有我妈照看着,等出院时我再回去。”叹口气她又说:“算了,还是回市里看一眼吧。”
娘俩正说着话,甄一鸣掀帘进来:“妈,我这就和张婶儿马大娘说说,让她们休息两天,眼下用不了那么多人干活。”
“等等,你想怎么说。”甄妈妈听了问道:“说给我听听。”
“这,”甄一鸣没想到甄妈妈这么认真,想了想说:“我就告诉他们,忙了这么些天,你们也够累的,趁现在没啥客人,你们先休息两天吧。什么时候来大部队了再通知你们帮忙。”
甄妈妈说:“我也有这种想法,正犹豫着话儿怎么说合适。也罢,就这样跟她俩说吧。”
甄一鸣纳闷:“怎么,这还需要商量。”
小敏白一眼甄一鸣:“以后遇到这样情况,最好跟我和咱妈先说一声。”
一鸣不知其解傻傻看着小敏和甄妈妈。
甄妈妈说:“也许我们想多了。唉,这俩人也是,往常遇到这种情况,就会主动说。这次怎么了,不地道呀,磨磨蹭蹭拖了一天是一天。”
甄一鸣笑:“还不是磨蹭工资。”说完掀起竹帘出门去了,留下甄妈妈婆媳在屋子里继续闲话。
甄妈妈就说:“让一鸣给她俩打这个电话,比咱俩打电话好。一鸣男人家说话有分量,一鸣给她们打这个电话,她们兴许会掂量掂量。”
小敏赞同:“是,我知道我张婶儿,最怕休息。”
甄妈妈说:“一休息她就挣不了钱了。”
小敏听甄妈妈这样说,深有感触道:“这人呀,一文钱逼倒英雄汉。”说着,她又想到心心念念的民宿,想到了钱的问题。小敏目光落在甄妈妈身上时,突然决定,问一声甄妈妈,有没有钱可以让她周转一下。这是她几天来一直想要开口却怎么也张不开口问的事。
她真希望甄妈妈变戏法一样,她这里话音刚落她那里就能拿出钱来。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无论如何得问上一问,如果再不问一声她会后悔的:甄妈妈手里确实没钱也就算了,若是手里有钱,她这里却不去问,因此弄不成民宿……
转瞬间,小敏心里有一千个念头滚滚而过。想罢,终于鼓足勇气问:“妈,你……”话一出口却变成了:“你知道咱们村儿那对网红小夫妻吗?”小敏终是说不出口。
“知道知道。”甄妈妈笑着说:“我们老辈儿人不是说呀,这世道变了。都不想踏踏实实挣钱开始卖嘴皮子了。你看看俊俊那张嘴皮子,她男人张国梁闷声不响一个人,倒是娶了个能说会道的媳妇儿。就凭人家那张嘴儿,说说话就挣了大钱,我们这些老辈儿人可算开了眼喽。我前一阵儿还经常看见俩人坐着拉满核桃柿子的货车,从咱家门口路过,甄妈妈回忆道。
国梁和他媳妇坐在驾驶楼里看见甄妈妈。喜滋滋打招呼:“大娘,忙啥呢!”
”瞎忙呗!”甄妈妈就随口问:“国梁啊,从哪儿弄这么多核桃。”国梁还没张嘴,他媳妇早张嘴说话了:“大娘,我俩去山里收核桃啦,网上好多人说咱们山里的东西味道好。”
甄妈妈问她:“都卖给谁呀。”国梁媳妇就笑了说:“天南海北,说不准。”
再后来,就不怎么见小两口押着大货车从门口过了。三乡五里都知道俊俊家收山货,攒了山货就直接送到她家,这可好送货上门。
就一阵儿,安家镇集市大街突然新开了一家杂货铺。人们进去一看,杂货铺只收不卖,主要收山货。掌柜是俩外地年轻人,安家镇上的人们都不认识,一问两问就知道了,年轻人原来是俊俊妹子妹夫,帮姐姐姐夫看店儿的。
村里人都瞪大眼睛,稀罕地瞅这国梁两口子,就因为媳妇一张巧嘴,那小日子就过的,赶上国梁祖宗八辈儿攒的钱财。村里人都说,国梁他爹新挪的坟地,说是不是这块坟地的风水好,为啥他祖上都是穷人,怎么到他这辈儿一下子翻了身呢。
甄妈妈一听网红夫妻,话匣子打开合不拢。
小敏听了笑:“我妈老太太,知道这么多。”
“嗯那。我就稀罕谁挣钱了。我还稀罕,她为什么挣钱。没准儿咱也学学呢。你爸没了,我为啥能自己开工厂养大你们姊妹几个。就是瞅着别人干啥了,琢磨琢磨自己能不能干能不能挣钱……”甄妈妈又回忆起过往的酸甜苦辣,不免唏嘘几句。
“原来这样,怪不得我妈会挣钱……”小敏笑笑说:“妈,我前一阵跟一鸣去豆角地儿饭店吃饭,正好碰见俊俊两口子,俊俊问一鸣,愿不愿一起合伙做民宿,保证比你那个农家院儿挣钱。”
小敏现编了一段儿说给甄妈妈。看甄妈妈听得入神,她就问:“妈,你经验多,你帮我分析分析,这个买卖能干不。”
甄妈妈说:“我老了的人,不懂现在的世道。看起来,俊俊两口子算你们这波儿孩子里数一数二会挣钱的。按理说这民宿的买卖能做。老话说,撑死胆儿大的饿死胆儿小的,就说我当年,要是不大着胆子豁出去,哪儿能有后来这摊儿,你们姊妹几个恐怕也过不上现在这安稳日子。”
小敏说:“你家一鸣倒好,张嘴就回绝了人家,不行呀,没钱。”
甄妈妈说:“一鸣老实转不过弯儿来,就会实话实说。”
小敏说:“我总觉得这买卖能干。就找俊俊商量了一下,俊俊答应的挺痛快。”于是小敏一五一十跟甄妈妈说了她跟俊俊的打算,分成,以及民宿前景。
甄妈妈说:“这个可是大买卖,弄好了比农家院儿还挣钱。不过,涉及到投资,你应该跟一鸣商量商量。要我说,啥有钱没钱,紧张几年就过去了。我这辈子,受过的罪不能跟人说,这也过到现在了。何况你们,是俩人分担彼此照应,比我那会儿好很多。”
小敏皱眉:“你家一鸣你还不知道,打死不干。”说完,婆媳两个就都闭了嘴。顿了顿小敏又说:“可是我想干。”小敏看甄妈妈一眼,终于鼓足勇气满心希望地问:“妈,你手里有多少钱,能借给我一点吗。我算了算,民宿只要开起来,保守说两年就能收回成本,剩下就是纯赚。”
小敏的话让甄妈妈登时愣在那里。她没想到小敏会跟她借钱,然后她马上明白过来,小敏一定以为她手里有私房钱。
甄妈妈心里不是滋味,忽地就有些黯然:“小敏,我说我没钱,你肯定不信。我手里确实有钱,这钱都是这些年你们给我的养老钱。包括你姐和一鼎晓娴平时给我的钱,我都没花,谁是谁的我分的清清楚楚,都给你们攒着的。这些钱实在没法给你……再说,我年纪大了,要是有个头疼脑热,像你爸爸,突然住了医院,到时候,我自己有钱却拿不出来,我倒不怕他们几个埋怨我,我怕你们姊妹几个闹别扭……”
“唉。妈,我就问一句,你也别往心里去。我再想想别的办法。”小敏苦恼道,忍不住又把她借钱的前前后后跟甄妈妈说了一遍。说完又说:“看着挣钱的买卖干不了,妈,我实在不甘心。”
甄妈妈自己就是生意人,深知做事的艰难,转过来劝解道:“干啥手里没钱也不行。想起来,我那会儿能干起一摊儿来。主要还是手里有你爸给我留下的钱。当时,我投资三十来万办厂子,手里还剩百十多万,到底是手里有钱心里不慌。我当时想了,无论如何得赌一把。就是赔了我还剩一百来玩,也够把他们姊妹五个养活大的……”
甄妈妈感慨:“现在想来,你们姊妹几个买的房子还都是你爸给留下的那些钱,那时候钱还值钱,房价也没涨起来,我又出手早了几年。可不就给你们落下这么些房子。将来还是你们的命好。”
小敏说:“多亏你出手早,若是晚了,别说我们每家都有房子住,恐怕连一套房子都不够买的。”
甄妈妈说:“谁说不是呢,想起来就后怕。所以,我这辈子最大的经验就是,不攒钱,该花的时候要舍得。”
小敏由衷道:“这就是妈你厉害的地方,一般农村老太太真舍不得拿出来都花了。”
甄妈妈却苦笑:“可也有不好的地方,手里存……”
小敏马上打断她说道:“妈,你这已经够好了。这个买卖实在干不成我也认了。天无绝人之路,我想我总能找到挣钱的买卖,等等以后再说吧。”
甄妈妈不忍:“小敏你岁数小,这人生没几个回合,这一等,谁知道等到啥时候。”可是,想到钱,甄妈妈叹口气不知如何再说。婆媳两个再次潜入沉默。
最后,还是小敏打破沉默:“妈,这两天你跟一鸣忙吧,得去市里一趟。我爸住医院,我就入院那会儿看了他一眼,我得去市里看看他……”
甄妈妈忙说:“你去你去,十来个人的饭不算事儿,家里你就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