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附近有三个超市,Asda, Sainsbury 和 M&S。英国人太看重阶级,这三个超市就代表了三个不同的阶层和消费习惯。
Asda离家最近,而且东西非常便宜,一盒樱桃M&S卖£4,它家只卖£1。给新添的化妆桌买了一个小镜子,只花了£2。这价格在其他超市连一盒草莓都买不到。与便宜的价格配套的是它糟糕的购物体验,人多且粗鲁,穿凉鞋的时候感觉小推车随时可以碾压脚趾。薯片,巧克力和冷冻食品过道是重灾区,所有原本应该多吃新鲜蔬果的大体型,全都在这三个区毫不犹豫的往购物车里疯狂投食物。排队付款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清一色的beige food(浅褐色食品:比萨饼,饼干,薯片,面包,奶酪)以及很多廉价的酒。到处充斥着小孩的疯闹声,大人粗俗的不经过大脑的对话。买一次东西感觉自己灵魂受到了拷问,我果断跟马公子说,下次换地儿吧。
在国内甚至很多其他国家,“阶级”也许跟钱多钱少有关。钱多的,恨不得两条手腕挂满劳力士,额头上再刻俩字:有钱。而在英国,有钱人都低调到尘埃里。他或许会提到中学或者大学的名字,衣服上一个logo都没有,他的英式口音的某个发音稍微比别人多了一点,他会不经意说起那些你觉得为何那么小众的业余爱好,他说起gap year (间隔年) 的时候是如何去非洲做志愿者,以及他有一个没有工作却热衷慈善活动的妈。
他的母校或许不是伊顿或者哈罗公学,但可能是其他非常有名的私立寄宿学校比如Winchester (王思聪的母校)或者Cheltenham ladies. 一年学费30多万,不包括各种学校组织的旅行,校服等杂费。他们的同学是丘吉尔的曾孙女,知名英国摇滚乐队吉他手的小女儿,盘尼西林发现者的孙女,以及某国的小公主。他们会思辨高情商,功课好课外活动丰富暑期实习一个都没落下。拼的不是富二代的头衔,而是祖祖辈辈old money带来的一些人生捷径。报考志愿的时候他会写“艺术历史”,不是为了毕业后马不停蹄地在名片上印上“艺术家”或者“历史学家”。他说,I'm interested. 父母说,as long as you like it.
他的衬衣永远熨烫得一丝不苟,雪白的颜色配小麦色皮肤刚好。袖子也刚刚好,一切都是多一分显邋遢小一分显拘谨的长度。他们会在不同场合穿不同的衣服配不同的饰物,休闲场合,他或许还会收起本来就很低调的名牌表换上带着玩味性质的电子表。
英国人的发音乍一听都是英式,住久了能听出南北差异以及东伦敦西伦敦的不同。英国人总说有人的发音很posh (高大上),是因为某一阶层的人很喜欢把一些尾音脱得稍长,或者某些词的发音里带着与世无争的慵懒感。也有一些发音,总让人感觉喉咙里含了一颗枣子一直没吞下去。他一开口,你大概可以猜到他的教育背景,职业以及住在哪一区什么样的房子。前房东夫妇就是这样的人,跟我说话的时候我真担心那颗枣子不小心被吞了。
他的运动爱好广泛,尤其是网球,板球和英式橄榄球。而她也会说,我五岁生日的时候爸爸送给我一匹小马,直到现在每周末我都会去骑马俱乐部训练。他们爱去各种艺术展览和舞台剧,去夜店喝得大醉第二天再约朋友一起徒步行。面试时,他说他今年最大的成就是利用年假去登了珠峰。他们对身材的管理永远那么苛刻,多吃一口碳水化合物都是对人生极大的不尊重。
他们会给自己一个间隔年,先不紧不慢地体验生活再去大学。这一年过得多充实只有自己知道,去酒馆打工然后坐火车周游整个欧洲,去非洲/泰国/印度做志愿工作学会不同看世界的方式,去老爸朋友在迪拜的公司实习然后再去剑桥大学学阿拉伯语专业。
在英国不管你多努力,烙在自己身上都阶层的歧视和偏见都很难淡化。就如凯特王妃出身富贵家境优越,但并非如威廉王子一样的贵族(upper class), 同样被媒体用了“攀附“的字眼。至于梅根王妃,英媒把她祖宗八代都扒拉出来希望能从她英格兰祖先里找到一丝蛛丝马迹,也没找到能和哈里王子“足以匹配”的门当户对。金字塔顶端的人,会在某天你说出自己的挚爱是Asda超市的时候,会用俯瞰的态度轻轻地说一句“oh really?". 一句胜千言。
在国内的你,没有名校教育,没有名人朋友,对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更没有马上去登珠峰的想象力,可至少在阶层还没有像英国这般固化的现在,一切都还来得及。
去做一个自信,心胸开阔,享受学习过程的自己。当一切问题都还可以用钱来解决,那有钱就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