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培训听了一节博弈论,感受和十年前大学听到大为不同,知识和实践的结合感觉很奇妙。
在工作经常可以遇到,一个项目有3-4个相关方,在一个关键节点位置,如果都采取保守,则都蒙受损失,整体也损失;如果都激进,则各部分和整体都受益。但最先激进的一个要承受改变的风险和压力。
此时谁先变,谁损失,于是,在所有人都知道,应该如何做来改善现状的情况下,没有人会做改变,达到了纳什均衡。
管理层面的解决方案通常是,空降/换岗,新的负责人强硬激进,迫使纳什均衡向另一个方向转变;
执行层面的方式更为朴实:会交给新人做,所谓:吃三年萝卜干饭,等成为均衡体系内的一员以后,打破均衡的任务继续落到下一届新人。
传统文化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对每个关注时机的人,都是公平的;资源是天生不均的,某种意义上也是公平的;人和是从人的“利益”出发考虑,也就是考虑纳什均衡。
从小的角度来说,当你在一个团体、单位发现大部分人都处于catch 22的进退维谷的境地(可以百度一下22条军规,这个词很难换成一个中文成语),不妨看一下这个纳什均衡的大体态势,以及是否有人在打破;如果有,加入他,或离开,就变成很清晰的决策。
从大的角度来说,无论是淘宝生态系统,还是现在最流行的UBER话题,甚至回溯到“农村包围城市”的决策,都不难看出,某个决策“影响了谁的利益”“会和谁成为共同利益”,乃至“如果对方也这样考虑,会如何发展”,这样的思考或许并不会改变什么,但很有一种躬耕南阳,却洞悉天下的思辨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