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什均衡的一点随想

内部培训听了一节博弈论,感受和十年前大学听到大为不同,知识和实践的结合感觉很奇妙。

在工作经常可以遇到,一个项目有3-4个相关方,在一个关键节点位置,如果都采取保守,则都蒙受损失,整体也损失;如果都激进,则各部分和整体都受益。但最先激进的一个要承受改变的风险和压力。

此时谁先变,谁损失,于是,在所有人都知道,应该如何做来改善现状的情况下,没有人会做改变,达到了纳什均衡。

管理层面的解决方案通常是,空降/换岗,新的负责人强硬激进,迫使纳什均衡向另一个方向转变;

执行层面的方式更为朴实:会交给新人做,所谓:吃三年萝卜干饭,等成为均衡体系内的一员以后,打破均衡的任务继续落到下一届新人。

传统文化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对每个关注时机的人,都是公平的;资源是天生不均的,某种意义上也是公平的;人和是从人的“利益”出发考虑,也就是考虑纳什均衡。

从小的角度来说,当你在一个团体、单位发现大部分人都处于catch 22的进退维谷的境地(可以百度一下22条军规,这个词很难换成一个中文成语),不妨看一下这个纳什均衡的大体态势,以及是否有人在打破;如果有,加入他,或离开,就变成很清晰的决策。

从大的角度来说,无论是淘宝生态系统,还是现在最流行的UBER话题,甚至回溯到“农村包围城市”的决策,都不难看出,某个决策“影响了谁的利益”“会和谁成为共同利益”,乃至“如果对方也这样考虑,会如何发展”,这样的思考或许并不会改变什么,但很有一种躬耕南阳,却洞悉天下的思辨的快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一篇博客从纳什均衡的角度解释了部门协作的囚徒困境,反响不错,继续一篇关于重大策略调整的。 案例是真实经历,数据做...
    scvhuang阅读 632评论 0 4
  • 在知乎的纳什均衡回答里看到这么一个观点: 1. 三个火枪手中那句名言:All for one, one for a...
    十点读书会阅读 66,641评论 0 63
  • 本章重点 1.设计方法论 2.功能论方法 3.系统论方法 4.设计管理 一、设计方法学 1.概论 设计方法...
    槑槑啊阅读 910评论 0 1
  • 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那么长时间。 家乡人向往的地方 ——北京 早早的就为了买票想尽办法,...
    啊彬啊讲阅读 137评论 4 0
  • 今天是夏令营的第二天,我比昨天开朗了许多,早上老师讲了赞美的力量,非常好,是的,我们要多去赞美身边的每一个人。赞美...
    荣涵阅读 258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