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的不开心,做了一些自我调整的工作依然不那么开心,或者没有想象中那么开心。晚上出去遛弯走步子,打坐静坐也没有完全消除情绪。容易陷入到了一个情绪中,这个情绪中包含着恐惧、无聊、无意义、悲伤和自我的厌弃。
感觉自己不应该这样,应该快乐一些,或者采用一些方式调整一下。心中又有一个声音在说,要尊重你的情绪,觉察你的情绪,又觉着面对情绪既不能沉浸在情绪中,让情绪持续影响自己。也不能对于情绪不闻不问,视而不见,从这个地方开始就有了一些内部冲突。
不开心最主要的就是眼光太高,现实太贫瘠,或者自己觉着现实太贫瘠,就会觉着无意义,不随我愿的内心感受就会蔓延开来。阿苏也可能感觉到了我的眼光与期待太高,对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太多,对自己的感受也起到了一些影响,让我来对自己理想中的生活进行一些梳理,完成后好用于工作中。
“阿苏说,尊重情绪,倾听情绪的声音。”我不停的求索,都有希望通过行动寻找到答案,但是不是我猜想这个答案就在情绪里面,通过对情绪的陪伴能慢慢了解我情绪的来源,去尊重我的情绪,去找到我的情绪的情结。
情绪中有担忧,担忧发生不好的事。担忧和想象发生不好的事,能让我获得一定的控制感,对于一些悬而未决的事形成确定的结论,而且这个结论也还是偏向不好的结论,在我的无意识中,有结果总比悬而未决好,总比扑朔迷离好,即便只是一个可能发生的,甚至几率很小的小概率事件,在我这里已经定位成了一个确定的结果,而开始自己用这个恶性的,我不能接受的结果恐吓自己。这个担忧的情绪,感觉起来让我对事物有了一定的掌控感,自己已经“确定了”最坏的结局,自己可以就这个结果去尝试做事了。还有一个获益,就是自己可以享受被惊吓的情绪刺激快感,这种刺激满足了刺激饥渴(刺激或感觉饥渴),结构饥渴(安排时间、竭诚组织)和存在饥渴(对存在的关注)中的一些满足。
情绪中有烦躁,烦躁就是不情愿,近期的资质年审要开始了,又要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对工作的梳理编写,这让我有烦躁、恐惧的情绪。因为自己首先是希望通过资质年审,对于这项工作的结果有了一定的期待,甚至是执着。这就让我对于资料的准备有了很多的强迫,希望做到尽善尽美、硕果累累、顺利的通过。但反观自己的过去一年的工作,并没有有自己想象那样的“丰功伟绩”,带来“翻天覆地”的成绩与效果,大部分都是日常的工作进展,自己的不配得感又出现了,自己不愿意面对这样的状态,就让我自己有了烦躁的情绪,烦躁来源于自己对自己过高的要求与现实条件的差距,自己对于眼往上看,获得感的期待,想要好东西的期待。烦躁的情绪让我沉浸在情绪感觉中,自己不用面对自己要去面对的现状和想象中的差距,自己也不用在这个感受中慢慢脚踏实地的,整理资料,梳理工作,这多慢和多累啊。要完美、要赶快、要讨好的驱力也在工作。讨好就是在儿时,通过把事情做的又快又好,来讨好老师和家长,让自己有一个好的。但这样太累了,允许自己可以慢下来,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做工作,本身时间也还有很多,也很充裕,允许自己慢慢来。
情绪中也有不满,对现状的不满,对感受的不满。总之觉着就是现实不随我愿,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对于现在的状态不接受。貌似我期待中的生活光鲜亮丽,能得到万千宠爱,自己工作学习能力非常强,长相也出众,就应该赢得所有美好的事物,目前的这个生活状态确实不是我想要的。这个“宠儿”和“太子”的内在人希望别人都来关爱我,都来臣服于我,俗称要找到存在感,也要不断刷存在感,但没有什么好办法,也没有尊重事物的发展上,需要时间与空间,需要自己去做事改善自己想要改善的环境,而不是平白无故的就想要受宠、受照顾,把身边的关系都挤到(投射到)理想父母的位置,谁的照顾都想要,漠视了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存在,漠视自己已经是一位成年人,自己可以照顾自己,自己也可以为改善自己的环境去做事。
情绪没有绝对的好坏,也不要用好坏去衡量定义情绪,情绪也都是有生命的,值得尊重的,越想杀死一种情绪,就是想杀死一种生命,这样后果更严重,其实也是对自己一部分的杀死与漠视。
情绪牵动着一些情结,情结就是一系列的情绪、包含着认知、核心理念等在里面,就形成了情结。
处理情绪要慎重,情绪是载体,不是目标,处理情绪和潜意识相连。
先写到这里吧,剩余的探索与自我分析之后继续慢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