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期:今天为什么还要读《论语》
本期金句: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2.一个文明的最终成果是一个典型人格,孔子给中国人提出了人格的最高标准——君子。
3.中庸是一条细如发丝的黄金中道。
4.同时葆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菲茨杰拉德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第一部分:孔子为什么了不起
您现在收看的是硬派知识脱口秀《知识就是力量》。我们这个节目前面的话题都是尽可能接地气的。比如一个女孩怎么把自己嫁掉,怎么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都是这种话题。但是,今天我们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讲一个不太接地气的话题。
今天我来是要劝各位干一件事的。什么事?好事,读书。
什么书?孔老夫子的《论语》。
为什么要劝?因为今天的日子很特殊,9月28号——孔老夫子的诞辰。他老人家要是活到今天,那是2569岁。
你说我为什么要记住这个人的生日呢?我女朋友的生日我都未必记得住。这是一个判断,9月28日孔子诞辰这一天,在中国文化当中,甚至在全人类的文化当中,这个日子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什么?因为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争气啊。按照人类历史的普遍规律都是这样,哪个国家争气,他历史上的祖先、圣贤、典籍都将会熠熠生辉。随着中国整个国家步步向上,我们历史上的那些圣贤,就会成为全人类的财富,那伴随他们的符号就可以越来越闪耀。
所以孔子诞辰9月28号这个日子,请你记住。
那有的人会说这和你劝我们要读《论语》好像没什么关系,我记住他的生日就好了。
孔子真是一个了不得的人吗?我刚才讲的孔子的生日变得重要,是因为我们这一代争气,跟孔子自己有什么关系呢?对,今天我要劝大家读《论语》,先得解决这个问题。孔子他是不是了不起?
我们先看一件事,距今一千多年前,宋代的大儒朱熹,讲过这么一句话,说有一个人在一个邮亭,当时的驿站,那个墙壁上,看见有人写了这么一句话,叫“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老天爷要不把孔子这个人生到人间,天都是黑的,万古如长夜,孔子就像太阳一样出来了。
听听,可见孔子在那么多年之后还获得了一个普通人的尊敬。
我们再看一个人。司马迁,写《史记》的。司马迁在写完《孔子世家》之后,最后几笔,给孔子下了一个断语,叫“高山仰止”,说他就像山一样,我看都看不到头,然后他说我是“虽不能至,心乡往之”,我自己虽然达不到,但是我特别向往。
司马迁写《史记》又不是想写给谁看的,《史记》那是叫藏之名山传之后世,不打算给当世人看的,他为什么这么景仰孔子呢?
如果这两千多年,中国所有的这些名人、圣贤、聪明人都对孔子有这样的评价,你说我们中国人这些祖先,都傻吗?都缺心眼吗?去崇拜一个普通的人,要知道孔子真就是一个普通的民办中学的校长,而且是在二线城市,一生无职无权,他的思想能够得到这样的评价,你不觉得我们得重新评估一下孔子的真正价值么?
好,现在我们就回到2000多年前,回到孔子活着的那个时候看他干了什么?
孔子身上有四个字叫“至圣先师”。前两个字你认可不认可我们先放在一边。先师两个字那可是孔子当之无愧,他就是中国第一个老师。
你可能会说不是吧,那此前的人学习跟谁学?那个时候谁学习啊。普通的农民不需要学习啊,普通的做手工的、做买卖的不需要学习啊。谁需要?贵族。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就是像贵族就行了嘛。比如会驾车,会射箭,只是还原他的社会身份。
但是孔子这个时候干了一件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他说每个人都可以学,每个人都不见得要靠自己的身份而成为谁。可以通过学习来成就自己。大家想想,在那样一个社会,有人提出这套想法,而且还真就干了。而且还自己开办了一个学校,而且提出了全套的学习方法,而且还给出了学习的目标。
你不觉得这是创新吗?孔子那个时候就像今天我们谈互联网思维、区块链,周围的人刚开始都会觉得他在说什么,但是他就这样不断地说不断地说,而且还给每一个人的学习目标取了一个名字叫“君子”。他提出,你不必根据自己的身份认定自己是谁,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通过内在的进步,达成一种叫“君子人格”的东西。
一个文明它最终达到的成果是什么?是那些典籍思想吗?是那些诗词歌赋文学作品吗?是那些辉煌的建筑吗?这些东西随时可以不复存在的。一个文明最终的成果是什么?是一个典型的人格。
西方人有所谓的骑士人格、圣徒人格、绅士人格等等,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最典型的人格目标,而我们中国人就是君子人格。
如果今天有人夸您是君子,我们心里都知道,这是最高的褒奖。这是我们文明的最终成果。
这个成果谁定的?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定下的。你说这不是一个伟大的创新人物吗?
当孔子给我们定下了这个民族的人格目标的时候,你以为就完了吗?达到这个目标的路程太长了,所以《论语》里面还充满了各种各样让我们艰难跋涉的方法论。
怎么学习?我们耳熟能详的学而时习之、举一反三、独学无友、温故而知新、不耻下问、欲速则不达、学而不思则罔……这些东西在当时的人听起来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全部是创新。
而且,也不止于学习方法,从这个体系就能衍生出很多为人处事的全新方法,也是在当时完全无法想象的。
第二部分:孔子的思想是中华文明独有的硕果
有一个时刻,我觉得是非常伟大的时刻。那一天,孔子的弟子子贡问了老师一个问题,这个问题问得很刁钻,他说,老师听你讲了这么多道理,有没有一句话我可以终身而行之。什么意思?就是你把其他的全忘了,就这一句话,我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践行这句话都不错,有没有?
孔子说,这个可以有。哪句话?这个时刻特别重要。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中国人对这句话太熟了,可是你想想,那是两千多年前,谁可能用这种思维方式想问题呢?那个时候还有奴隶主,死的时候还让别人殉葬的。那个时候全人类所有文明几乎都觉得,其他人应该按照我想的来。怎么会我让你做一件事,我还得先想想我愿不愿意干这件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两千年前,这不仅对中国、对全世界都是新奇的想法。
不信的话,我们可以举个例子。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跟孔子几乎是同时代的一个人,当然他比孔子大概大三十岁左右,他提出的勾股定理在外国也叫毕达哥拉斯定理,他跟孔子干的事儿一样,也是当老师。有一次毕达哥拉斯的学生讲了一番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我们就不说了。总而言之,把毕达哥拉斯给难住了。说这个道理跟我的想法不一样,你猜他干什么?他把这学生扔河里淹死了。那个时代的人就是这样,在我的掌控范围内你要听我的。
但是孔子什么时候干过这样的事情?孔子的弟子跟他不能说很随便,但是几乎是畅所欲言的。孔子的学生颜回去世了,孔子悲痛的不能自已。在《论语》里你看到的是这样一个老师,他是将心比心的,那种将心比心的文明在那么早的时代,在中国那个刹那就诞生了。
直到今天,我们学会了吗?我都不说别的,就说在网上随便骂人的那些人,你攻击别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个事儿我自己能不能干?家里很多家长逼着孩子学习,扪心自问过吗?我自己是个爱学习的人吗?己所不欲,何必要施于人。
这种道德要求,这种全新的行为法则,到今天我们也没做到。但是孔老夫子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把它清晰地用这么简单而明确的方式表达出来了。这在全人类历史上也是创举。
说到这儿你可能还是会觉得,你没有成功说服我们要读《论语》。你刚才引述的孔子的所有话我都知道,我为什么要去读那么难读的《论语》呢?你真的都知道吗?
我来举个例子,我们这个节目叫《知识就是力量》,第一个字“知”请问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说这还难得住我?知就是知道、知晓,外界的信息进入我脑子,这就是知识,但是请注意,这个字的字形你再去琢磨一下,左边是一个矢,矢是什么?箭,射箭的箭,右边是一个口,其实就是箭靶子,箭射上了箭靶子这叫“知”,孔子那个时代的“知”是你完全能掌控这个事情,就像射箭正中靶心一样,去跟它合二为一,这才叫“知”。
举个例子,有一个词知县或者知府,这是一个官职的名字,你知道那个县你就是它的知县吗?我摊开地图能知道两千多个县呢?我是它的知县吗?不是,你得真实地去掌控去管理这个县,你才叫知县,你看知的含义不是我们理解的这么浅吧?
孔子有句话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你以为在教训我们不要不懂装懂吗?不是,你没有真正地掌控它,你自己心里是知道的。我们现在流传着一句话,知道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按照孔子的标准,你那是知道了吗?你只是知道了信息,你这算“知”吗?
我们得到APP吴伯凡老师举了一个例子,随便给你一幅王羲之的字,看,使劲看,每一个笔画你都记住,准许你拿尺子去量,全知了吧?来,给你个纸你写,跟他写的一样你试一试,知道别人的道理你就能过好这一生你太把“知”这个事看小了,孔子提醒的是这个事。
好,明白了这一切,我们就可以跟大家讲孔子的下一个重要的思想,这个思想被埋没了很多年,叫中庸,我们听到中庸这个词觉得,中庸,就是好好先生,就是没有原则,凡事不可走极端,不能走右边也不能左边,走中间,这不就是中庸吗?
不对。中庸是什么?孔子说这是一个人的道德的最高境界,你想想什么叫最高境界?就是极难、极严苛的那个标准那才叫中庸。
这听起来还是有点费解,我们还是来举例子,比如说你上驾校,第一堂课一定学交规的,原则都知道了吧,会开车吗?上车之后你说我满脑子的原则,请问哪个原则有用?这向盘是向左打还是向右打,师傅都骂你的,师傅说“正正好”才行,是正好在中间,一点都不能错,你那个车才能不画龙。这叫中庸。学车难就难在“正正好”。
所以什么是中庸啊?是把所有那些原则在脑子里你把它融为一体,然后落实到日常行动中,而且做得非常好,这叫中庸。
我们平常为人处事,你说你是对人一味地亲切好,还是对人一味地耍大牌好,我们日常处事一味地亲切好,还是一味地有尊严好,正正好才行,很多年轻人和父母的矛盾在哪儿,我们都是满脑子的道理,说父母你不该买保健品,觉得父母什么都不懂,跟他们起冲突,道理的这一段你是对的,可是你不觉得跟父母说话,咱们在态度上应该“正正好”吗?
一个人十几岁的时候如果他受过教育,已经满脑子的道理,人间的道理几乎他全都知道。那从十几岁之后呢,他这一生所有的努力目标,就是要在每一个具体情况下,在做每一件具体的事的时候,找到那一条细如发丝的黄金中道。
有很多人把中庸误解为是好好先生,是不讲原则,是和稀泥。什么叫和稀泥?那是一摊,那是好大的一个灰度,可是中庸真的是细如发丝,我们佩服的那些人他们不就是把那些看似相反的原则,然后结合在一起做到“正正好”吗?
所有的大艺术家,所有成功的人,所有我们佩服的人,他们身上你都能看到这个特质。
所以中庸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思想创造,他把那些在云端的理性原则变成我们具体的实践智慧。这样的思想恕我直言,西方的书里看到的很少,但是也并不是没有,比如说我很喜欢的一个美国作家,叫菲茨杰拉德,他就讲过一句话:一个人如果能够同时葆有两个完全相反的道理,但是又能够正常行事,这个人他就是顶级智慧家。
这就是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讲的中庸。我们今天做到了吗?
听到这儿您再琢磨琢磨孔子的这套思想。还能说这只是普通的道德思想吗?这是任何文明都有的,其他文明比这还好,可能吗?
这是中华文明自己独有的文明硕果。
第三部分:《论语》早已融入中国人的精神底层
今天是9月28日,孔子诞辰日,所以今天我们节目挑战一个特别难的任务,想劝每个人都读一遍《论语》,这个任务太难了。
说来惭愧,我也是到了大学时代才第一次把《论语》读了一遍,但是我至今印象非常深,那一遍的阅读体验非常奇怪,就像是在一个万里之外的外国,突然发现到处都是熟人。
我们平常讲的那些成语,什么成人之美、文质彬彬、血气方刚,这些我们挂在嘴边上的词原来全部出自于《论语》,所以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论语》哪是什么孔老夫子的言论的记录?共同创作《论语》的,是2000多年前每一代的中国人,正是因为里面的那些话,我们记住了、传诵了、应用了,然后放在自己的文化的血脉的深处,《论语》才是今天的《论语》。
可能绝大多数中国人没有读过《论语》,但是里面的那个精神呢?比如说孔老夫子讲的孝道,不管现在有人多少批评这个孝道,怎么对孝道重新诠释,可是你不觉得这是我们中国人心里就是有的东西吗?到春节的时候我们就是想回家,不管春运有多挤,我们都想有一张票,全家来团圆。
这一套思想它是融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的,仅仅这么薄的这本书你读完了你就可以了解那么多人,你不觉得这是非常便捷的一个求知方式吗?
我们不妨再做一个思想试验,假如有一天来了一个外星人,外星人看到中国人挺忙的,说我就到另外一个星球,我就一天的时间我怎么了解你们中国?我们没有别的办法,我们最好的方法就是塞一本《论语》给他,看半天中国人什么样子,两千多年来中国人怎么想的,这可能是你了解我们这个文明最方便的方式。
我们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比起来我们不敢说谁高谁低,但是有一项是我们的优长,那就是几千年我们的文明不断线,即使文明有的时候好像有点衰落,但是随之就能崛起;有的时候分裂,但是随之就能统一。这是我们中华文明最大最大的特点。
怎么做到的?就是文明底层的这些思想,甚至只是这些思想的片断的词语把它串起来了。
听到这儿有人可能会觉得,言过其实吧,词语能有这么大的作用?能够把两千年的文明串起来,让它不断绝?军队做不到的事情,词语能做到?我给各位举个例子。
南宋的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大家小时候都背过他的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好诗。还有词: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好词。
读着读着你就会觉得奇怪,什么天山,什么沧州,中原王朝把这些地方丢掉已经好几百年了,他怎么念念不忘呢?好几百年什么概念?我们打个比方,大家知道,美国建国也才二百多年吧,你说今天会有一英国绅士,临死的时候,给孩子说王师西定北美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吗?他会天天想着我要收复北美失地吗?不会,才两百多年,他们怎么就忘了呢?可是几百年过去了,一个一生生活在南方的陆游,他怎么心心念念要恢复故国呢?这就是词语的力量,他在典籍里看过,他在孔老夫子和历代圣贤的思想里他听过这样的教诲。
我们是一个文明,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土地,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不能丧失自己的土地,几百年的风霜雪雨冲不垮这种词语的力量。很多人说,中国人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大国,是地理上的优势。你看东亚这一片,往东是海,往西是山,往北是沙漠,往南还是海,统一的大国,地理上就决定了它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你看欧洲,欧洲那么多山河破碎,不统一,过去我们很多人是相信这套解释的。可是你摊开地图看一看,不觉得这是扯吗?欧洲,从法国上岸,你基本上可以不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就一路走到俄罗斯平原的,哪有什么艰难险阻?
可是我们中国,你从山海关去看,天下第一雄关;你到四川去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你到长江边去看,那滔滔的江水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怎么跨越这样的天堑?我们怎么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
所以中国人有一个词叫关河阻塞,这一片土地上有太多地理上、交通上不方便的东西。
但为什么我们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国?而且一直绵绵不绝。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中华文明,文明当中的那些典籍,典籍当中承载的那些思想,思想当中的那些词语,词语溶解在我们血液中带来的那些基因。
如果你仔细回想一下,就会发现中华文化是一个特别强调人和人之间怎么紧密相处的文化。而《论语》给我们中国人最基本的基因,就是孔子一直强调的“仁”。
《论语》中从来没对“仁”这个字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仁”字的出现概率很高,有109次。比如说: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所谓的“仁”,其实就是二人,一个人跟其他人怎么协作、怎么处理关系。仁的本意,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后来再演变成人和人之间相处的原则,怎么正确对待别人。
正是凭借着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几千年来,中国人用了一整套方法维系着我们这个庞大的共同体不散摊子,让这个国家具备了惊人的弹性,无论历史上曾经到达怎样的低谷,都可以再反弹、再复兴。
打开中华文明的所有密码,都在《论语》这本书里。
这就是我今天给出的最后一个理由,这个民族、这个文明处于国运上升的阶段,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知道,其他人怎么想,其他人是什么样,我们不管这一生对自己有什么样的期待的成就,它都应该建立在对这个文明、对这段历史、对这群人的深入理解之上。
第四部分:读《论语》的理由
节目的最后,我还是要把那个建议诚恳地端出来,您应该读一遍《论语》。
一共三个理由。第一,中国越来越强盛,《论语》、孔子、包括9月28日这个日子就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是对全人类都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第二,孔子的智慧至今我们也没能完全读懂,至今在我们人生的每一个时刻它都有指导作用,让我们活得更好。第三,我们人生的所有成就都要建立在对他人的理解之上,而孔子是让我们理解中国人的最方便的通道,这三个理由还不够吗?
如果你觉得这还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没关系,就在这期节目播出的同时,我们的得到APP上了一个新产品,我们请中国社科院的靳大成老师,做了一个叫《靳大成·论语通读》,这个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给你搞什么断章取义,不给你搞什么精华节选,而是把论语从第一个字给你讲到最后一个字,一个字都不会差的。而且是用严谨的学术考证加上有趣的表达方式。保证你这一次就可以听懂《论语》。如果你听得好,也可以当做一个知识礼物,介绍给你自己的朋友。
好,让我们回到《论语》的第一句话,那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一句话,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所以知识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