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阅读书单
1.务虚笔记(史铁生)
人永远不是命运的对手。
对于重逢的形式,我们怕的不是残忍我们怕的是平庸。
上帝从来是喜欢晚花样儿吗,这是生命的要点,是生活全部魅力之根据,你的惊奇、不解,你的喜怒哀乐,你的执迷和所谓彻悟,全系于上帝的这种爱好。
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坦白讲,故事的叙述一开始让我觉得杂乱无比,耐着性子看下去,越读越慢,有些段落反复阅读,作者编织了一张网,当然,我们每个人都在网里。史铁生非常真诚,看得出他真诚的发问、思考以及困惑,没错,书里并没有给出总结性的结论,什么是爱,书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2.鲁迅全集第二卷(热风、彷徨、朝花夕拾、故事新编)
纵令不过一洼浅水,也可以学学大海;横竖都是水,可以相通。
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我们改良点自己,保全些别人;想些互助的方法,收了互害的局面罢!
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大人的坏脾气,在孩子们是没有的。后来的坏,如你平日所攻击的坏,那是环境教坏的,原来却并不坏。
人们真是可笑的动物,一点极微末的小事情,便会受着很深的影响。
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3.高质量的陪伴胜过朝夕相处(秋色连波)
人生三件事:想要做的事、必须做的事和能做的事。享用自由的前提是,充分了解选择的后果,以及承担自己的责任。
家长始终扮演帮助者的角色,才不会出现孩子与父母对抗的局面。若独裁,必有反抗。
所有的质变,都要在量变的基础上。量变这件事,没有捷径。
4.古诗十九首朱自清释
去年跟着叶嘉莹先生学古诗词,多引用《古诗十九首》中的句子,也忘了是什么缘故,买了这本朱自清先生注释版,所憾先生只分析了九篇,其余只得看李善之前的注解,也着实简单了些。
我要说的是整本书的风格,古诗十九首自不必多说,温柔敦厚,怨而不怒。董其昌的画以及正文前各代人物所抄写的诗文,书的排版反应出的审美深得我心。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生年不满百,常怀百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5.我教儿子学作文
这学期,淼哥的作文让中年老母格外头疼,所谓格外,是因为其他方面也很头疼,这个为最。别无他法,只有再次求助于书本,几本关于作文的书写看了这本,肖复兴的《我教儿子学作文》是第一本。
序里说,培养孩子成长即是科学,也是学术,十分不易。后记里说,将一份诚心、耐心给予孩子,有的放矢地给孩子一些具体方法的帮助。需要家长付出艰辛而细微的时间代价。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生活中充满好奇,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想。
观察和读书,是作文写作的双桨。
共同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和阶段,家长的陪伴会让孩子觉得有鼓励而有勇气,有依靠而有底气。课外阅读是为了提高孩子的美感、善感和敏感,尊重孩子的选择,允许孩子不喜欢我们的选择。而同时,为孩子选择读书篇目时做好功课,保持慎重、仔细。有意识地和孩子一起讨论,采用提问的方式检验阅读效果,注意留有足够的时间供孩子思考。
作文需要训练。写作的方法好比是包子皮,内容才是馅。观察和联想,具体而生动,
写作文与日常生活尤其是玩联系起来,写最有用的,爱好的,印象最深、最难忘的,最有意思的事情中最有意思的一段。用眼睛和心去看、去观察,观察出特点,观察力强不强是作文能否写得好的重要因素,观察不求全面,只求突出特点,不怕以偏概全,就怕面面俱到。融入自己的感想。
抓住人生第一次体验,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把所有的独特性都融于具体性之中。
讲好是写作第一步要做的工作。说最感兴趣的,面面俱到等于面面不到,说明白了,才会写清楚。说的完善、具体、生动。伸出五根手指,不如攥紧一个拳头有力。
大胆联想,
善于捕捉生活,捕捉细节,善于看到生活表面之外更深更多的东西。
不要瞎编,自然、亲切,有真情实感。
模仿是学作文必须经过的一级台阶。
基本功里最重要的是写作的真实和真诚,是作文的灵魂。开头开门见山,有什么说什么,切忌开头冗长,开门见山比任何修饰哼自然得法。结尾干净利索,不要拖泥带水。具体内容少写闲笔,无关全局句子删去。
景物描写不单单为衬托心情,而是具体内容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写人切忌只写外貌,通过细节写出人物的感情和内心。从小事下笔,小事见精神,事越小越好下笔。回忆是财富。
对比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善用比喻,力求新鲜、贴切。
加强写作片段训练。
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也是删出来的。删的目的是为了集中,为了突出。简练集中就是美,臃肿会淹没想要突出的中心。
放下作文的架子,不用拿腔拿调。
好的语言,往往是朴素的。不要空泛抒情。
叶圣陶
练习作文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写什么,写真经历、真体会、真感受。二是怎么写。一篇有个中心,全篇围绕中心。语句前后连贯,有条有理,准确自然,可有可无的话不说,话不说尽,让读者有余味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