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状态不是太好,原因是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昨天还信誓旦旦的要尽自己所能给他人指点,今天就被一个3岁的孩子给闪了一下。
1
大哥家有三个儿子,老大涛涛14岁,上初一,虽然成绩不突出,但尊老爱幼,性格脾气没的说。
老二明明3岁半,暂时不打算送去幼儿园,团团圆圆,爱看电视爱吃糖,爱哭,黏哥哥。
老三4个月,刚刚对外界有好奇心,白皙粉嫩,人见人爱。
没回老家前,就听小马哥说过这几个孩子,老大上学,老三太小,一家的宠爱都在老二明明身上。
一个手机可以看视频看一天,哪怕不吃饭。
电视可以看到凌晨3点,爸妈睡着了自己看。
爱吃糖,爱吃所有甜的东西。
宠得谁的话都不听,就听他哥哥的话。
2
今天家里种梨,男人们都去果园了。明明被送到婆婆家看顾。
下午带明明出去玩,看着果园不到一分钟,他就跑出去老远在地上捡起个小玩具。
走进了能看到玩具上还点水,紧抓不放,怎么劝说都没用。
捡玩具的地方在宅子西边的胡同口。胡同路口那家有女儿在武汉上学,虽说隔离期已经过去十几天都说没事没事了,但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提心吊胆。
赶紧吆喝明明扔掉玩具,回家洗手。
3
到大门口了,还死抓着不放。
玩具不放,手也不洗。好说不听,歹说不听。我直接火了。
进屋就得洗手,哪个孩子像你这样不听话!
明明开始嘀咕,爸爸让来爷爷家的。爸爸让来爷爷家的。
你爸还让你洗手了哪,你怎么不听话。
我心里有点想笑,小瘪犊子,还挺能捡对自己有用的说,这么点大的人,就知道找靠山,还找的不能对证的靠山。
你爸说了让你洗手,我知道你听见了。你不洗手有了细菌怎么办,吃到肚子里会拉肚子。
爸爸让来爷爷家的。爸爸让来爷爷家的。爸爸让来爷爷家的。哇……哇……哇……
我正讲事实摆道理哪,一记洪亮的嚎啕声像锥子一样扎进耳朵里。
明明仰首看天的姿势,声音撕心裂肺,我要找哥哥,我要找哥哥,豆大的泪珠顺着眼角流进耳朵里,我要找哥哥,我要找哥哥……
我瞬间石化,我不知道你哥哥在哪,你哭我就没办法带你去找啊,那就更不知道了。
4
明明两个小胳膊架着,正好我能把胳膊伸进去,把他抱起来。
别哭了,我带你找哥哥去。
离的近了,能看到明明的小舌头一颤一颤的,有两颗牙已经被糖腐蚀的只剩半颗。
哭的小鼻涕滴溜滴溜的往下流。
我把明明气哭了。把明明抱到果园,我对小马哥讪讪的说。他说要找涛涛。
小马哥一嗓子把涛涛喊过来,明明瞬间雨过天晴。
5
虽然自己没有孩子,但是不影响我和很多人讨论过孩子,而且也憧憬过自己要把孩子养成什么样。
每次和别人讨论,都能说到他人和孩子中间存在的痛点,对方每每点头称是。
时间长了,我觉得自己也是有能力把一个小孩教育好的。
可今天的事让我对自己产生了非常大的质疑。因为跟我的教育观完全背离。
哭,就可以躲过自己不想做的事;哭,就可以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6
晚上我跟小马哥提了一句,这幸亏不是自己的孩子,如果是自己儿子,我早一顿胖揍了。
可现在想想,如果真是自己的儿子,我能下去狠手么。
毕竟别人家的孩子,怎么说自己都不难受。
实际上,不止是小孩子知道,哭可以逃避和解决很多问题。
大人也知道。职场上,你我身边都有一些遇到事情就不能做、不想做、不愿做的人。
起初,同事、领导会体谅他们、帮助他们;但时间长了,狼来了就不好用了。最后,职场的失意者也是他们。而他们,往往还觉得是别人的原因。
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一定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但我知道,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以后“有奶吃”,我一定会让他从小就明白,在我这里:爱哭的孩子没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