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重视贤者甚于女色(选择配偶于姿色相比更看重是否贤淑);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愿意献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说没有学过什么,我也一定认为他是学习过的。”
子夏的这几句话重申了孔子的观点:修德必须重视实践。在他看来,德行本身就是一种实践,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摸索出真正的学问,这与掌握了多少文化知识并无太大的关联。德行远比学识重要。
“贤贤易色”是说不要沉溺女色而忽视了贤能之人,重视品高贤能之人要甚于女色,是一种理智的表现,不从外表而从品德判断是否亲近。
“事父母,能竭其力”讲的是孝道,尽己所能孝敬父母即可。
“事君,能致其身”讲的是“忠”君之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拿出自己百分之一百的忠诚和热情,甚至还要更多,这才是“事君”之道。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是个诚信问题。尽心尽力地替人家做事,就是恪守诺言,忠人之事。若是表面上答应帮忙,背地里却另有一套,也没有丝毫的愧疚之心,这就是失信于人,是不道德的行为。
若想做个真正有道德的人,就应从身边事做起,只有躬身践行,方能悟透真正的学问,才算有着真正的仁德。倘若只会空谈大道,而不将其付诸实际行动,充其量只是徒有其表,是个假道学而已。这也难怪子夏会说“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若是有人能够全部做到这些,不管他的知识是深是浅,仅凭他表现出来的德行,我们就能认定此人必是真有学问。而且,这也暗合了孔子所讲的做学问要先学会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