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我们重点解决了表达缺乏条理的问题。对此,解决的方法是,给表达搭个架子,让框架帮助你整理思路,理顺表达。搞定了表达的逻辑,这一节,我们来看一个更有难度的问题,如何让你的表达更有说服力。
这个问题,其实有一个隐藏的前提,就是你有多长时间去表达?
如果给你1分钟,你可以先说主题,再挑一个合适的架子来展开内容。
但,如果是给你10分钟呢?你就得好好想想,怎么说才能让表达有说服力、迅速达到目的?
这时候,找到好的素材,尤为重要。好素材能有效作证你的观点,也是高效表达第三个步骤“填素材”的核心。
那这一节,就先介绍2个最最好用,也是最最常用的素材 —— 数据和故事。
素材1:数据
首先,第一种素材是数据。
先来看2个句子,判断下哪个让你感觉更有说服力:
①这款产品的使用人数众多。
②这款产品现有的用户数850万,每日新增用户数预计在5-8万。
很明显,第二句话的表述方式更容易让人信服。你对比一下会发现,第一句话使用了“众多”,而第二句话把它替换成了具体的数字,立刻提升了说服力。
如果留心听人讲话,你会发现在汇报或者沟通时,大家往往会喜欢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比如“很多、较少、快速”来表达。但这些词的问题在于意义模糊,而且它们知识你的观点,而不是客观事实,因此难以让人信服。当你使用这样的标书,别人往往会反问:你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呢?
所以,比起抽象的形容词,具体的数据会让表达更加精准,也让人感觉你更专业。
当然,很多工作了一段时间的职场人,其实已经具备了“表达时说数据”的意识,但这不意味着你能用好数据。很多人存在误区是,以为说了数据就有效果。实际上,数据本身没有意义,数据给人的感觉才有意义 。
为了让数据帮助表达,你必须遵循2个基本原则。第一,数据要筛选;第二,数据要解释。
先看第一点,数据要筛选。
我发现,很多人在表达的时候,往往喜欢带听众全盘过一遍数据,生怕有一丁点遗漏。这不是什么好的表达习惯,因为过多的数据,不仅会影响表达的流畅度,也会影响听众的理解,毕竟信息密度那么大,大脑没法处理。所以,你只需要留下最有价值、最有力的关键数据。
至于什么是有价值的关键数据,这得看你表达的目的是什么。有一个小的技巧是,代表结果的数据往往是比较重要的。
使用数据的第2个原则是,数据要解释。
很多时候,听众并不能很快理解你说到的数字传达的意思。甚至因为你没有解释,更容易造成理解偏差。
举个例子,如果我告诉你,“美国的社保基金因为系统漏洞,每年会造成3100万美元的损失。”你会怎么想,一定是觉得这漏洞也太大了吧!
但如果我能够解释下,“其实这笔钱只占美国每年发放社保基金的0.004%,也就是说,社保基金发放的准确率达到了99.996%” 那你可能会想,美国社保基金的漏洞问题也不算大,整体还是很好的。
这就是解释数据给人带来的截然不同的感受。就像我刚才说的,数据本身没有意义,你才是意义的缔造者。
在“解释数据”这件事上,乔布斯在苹果发布会上表现堪称是教科书级别。你可以从他的表达中看到数据能够展现的魅力。
比如,乔布斯在谈到手机浏览器的使用情况时说,“使用iPhone浏览的占全美总数的58.2%,是第二名的2倍半还多,而第二名是谷歌Android,只有22.7%” 这里,他使用了对比的技巧,用和对手的情况进行对比,以突出自家产品的高市场占有率。
再比如,乔布斯在描述一些很大的数字时,采用的技巧也很值得学习。
在iPhone诞生200天时,乔布斯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售出了四百万部iPhone手机。”这里使用了“四百万”这个数据,但观众只能觉得“销售量大”,至于到底有多大,感觉不到。但乔布斯接着说,“如果用400万除以200天,结果就是平均每天售出2万不iPhone。”这样的数据描述更有冲击力。
这里用到技巧是换算。另一句家喻户晓的广告也使用了这一技巧,“一年卖出三亿多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
所以,从上述案例中,你会发现解释数据的几种常用的技巧,如对比、类比、换算。
素材2:故事
除了数据,第二个让你的表达更具有说服力的素材是故事。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你并不需要一个复杂离奇的故事,只需要把你要表达的内容用“故事”的形式呈现,就能达到很好的说服效果。
那怎么讲故事呢?美国作家杰里·克里弗提出,世界上所有的故事都包括三个最基要素:冲突、行动、结局。在故事中,主人公遭遇了一个困境,这是冲突;他必需通过各种方式解决目前的困境,这是行动;最后他成功了,或者是失败了,这是结局。
这里,举一个案例,让你更直观地感受故事的力量。
假设你是一家企业的CEO,有两位咨询顾问,分别帮你进行了管理体系的诊断,结论都是一样:组织架构冗余、资源重复配置。你听取了两位顾问的汇报,看看你更喜欢谁的方案。
顾问A:
“我们访谈了贵公司高管,调研了主要竞争对手,也研究了贵公司的组织架构。我们发现,贵公司组织架构冗余,比如各工厂之间研发资源重复配置,导致它们之间产品同质化、恶性竞争。”
顾问B:
“正如您所知道的,行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贵公司要继续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淘汰落后产能、开发高端产品是成功关键。但是,目前组织架构冗余,比如各工厂间研发资源重复配置,导致内部恶性竞争;同时资源分散,导致高端产品开发能力弱,只能在中低端产品上打价格战。
因此,我们建议将研发与营销资源集中到总部来应对这些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采取这样的措施后,预计可以节省10%的人力成本。”
显然,顾问B的方案更容易受到认可,因为它满足了“冲突-行动-结局”的故事三要素。记住,故事的核心是冲突,只有点明冲突,才能让别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进而配合你的工作。否则,你说再多,别人也无法完全感知,表达就容易低效。
到这,本节的主要内容就讲完了。
这节,重点讲解了表达更有说服力的两个素材:数据和故事。使用数据时,为了更有效,你需要遵守两个基本原则:①数据要筛选;②数据要解释。而在讲故事的时候,要重点说明“冲突”,以帮助听众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说服采取下一步行动。
回顾下前三节的内容,其实就是高效表达的三大关键步骤。所以高效表达其实有一个公式,就是“高效表达 = 定主题 + 搭架子 + 填素材”。至于这三个步骤是否都需要,则要看当时的时间是否足够充裕。
“高效表达”不过是把清晰的思考用语言进行输出。如果说“表达”是一座冰山,那么,说的内容不过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而潜藏在水面下的思维模式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文摘自圈外同学课程——《高效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