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卷调查
很多企业都喜欢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用户的需求,但当收集到用户反馈的需求,企业根据反馈做出调整,新产品却不受欢迎时,企业也就纳闷了。会觉得用户太”善变“。
比如知名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大家都知道,这两家企业的产品极其相似。1982年,可口可乐为了应对百事可乐的挑战,计划调整口味。于是做了一份关于用户们想试下新的更柔和的饮料吗?大部分的人都同意说愿意尝试新口味。但是当可口可乐将老配方调整成新配方面向用户时,几乎所有的用户都不接受新口味。可口可乐因此损失400万,2个月后,不得已换回了老配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设置的问题和用户不匹配。参与调查的用户和产品定位的目标用户不一定匹配。这种不匹配产生的调查结果将不具有指导作用。
2.调查的样本数量太小。关于调查样本数量的确定可以自行百度,这个与行业,预算等都有关系。
3.参与者随意选择答案,很多时候只是凭感觉选了自己喜欢的答案。
如何解决这三大问题呢?
1.扩大目标样本的概率
为了扩大找到目标样本的概率,需要考究以往用户的特点,从而划分出不同类型的目标群体。
2.题目设置需要精确并重复
所谓精确是指避免同一个问题不同的用户会有不同的理解,所谓重复是指问卷中关于同一类问题的不同方式的问题,检验用户是否在瞎答题。比如调查用户的口味,问题1:喜欢吃辣的吗? 问题2:喜欢吃火锅吗? 如果第一个问题是否 第二个问题是是 那么用户的答案自身就是矛盾的。
3.面对面沟通调研的注意事项
调研时机,调查着装,调查对象,调研方式等等的选择。
4.注意逻辑性
解读调查结果时注意理清相关属性的逻辑关系。
二、用户访谈
大部分用户似乎无法区分事实和观点,往往在事实和观点不符合时,用户们会选择观点。毕竟人人都有表达观点的渴望。
比如:你问我平常最爱做的事情是什么?我会说旅游。虽然“事实”是,作为加班狗,我一年也旅游不了几次,但这不妨碍最爱旅游是我的“观点”。
再比如麦当劳的例子:
为了提高奶昔销量,麦当劳专门做了“问卷调查”,询问用户“要怎样改进奶昔,您才会买更多呢?再多点巧克力吗?”这类问题。
奇怪的是,根据这些反馈,奶昔确实越做越好,但销量并没增加。于是,他们请哈佛商学院的教授,畅销书《创新者的窘境》的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克莱顿派人在麦当劳里观察了一整天,发现40%的奶昔,都是早上被买走的。奇怪,早上不是应该吃汉堡吗?他做了“用户访谈”才知道,很多顾客早上开车上班,路上很无聊,想找点东西吃。奶昔很稠、能喝很久,有吸管、可以放在汽车杯架上,还不会弄脏衣服,是最合适的选择。
于是麦当劳把奶昔做得更稠了,把奶昔机搬到柜台前,让顾客刷卡自取。最后,奶昔的销量大大提高。
如何设计用户访谈才能找到真正的需求呢?三类问题帮助你了解用户的做法
1.用户遇到什么问题了?
这里可以用5个为什么的提问方法来找到用户实际想解决的问题。
2.用户现在如何解决的?
请用户阐述他的具体解决方法,以及他为什么选择这个方法。从细节中找到可以改进的方向。
3.用户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更优方法是什么?
用户想象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很多可能暂时不能实现,但是可以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提供灵感。
三、可用性测试
所谓可用性是指用户从拿到产品到使用产品这个路径的长短,也就是产品的使用难度。比如,当你拿到一个产品还需要研读产品说明书,发现看了说明书也不知道怎么用,这个产品可用性就很低。
可用性测试是指找一些代表性用户来试用产品,完成产品使用的通用任务或者说产品的主要功能操作,从而找到产品使用问题并解决,提高产品可用性。可用性测试是在正式发布产品,用户大规模使用前,最后一道验证需求的防线。
如何进行可用性测试呢?
1.找到有代表性用户
找到具有用户行为特征的用户,他们是对可用性测试产生作用的关键因素。具有用户行为特征的用户是指使用原产品时间长,熟悉你的产品功能的人。数量一般定在5-8个人即可。
2.设计典型测试任务
设计产品主要功能测试任务:
1).任务不能太多,但必须是新版本的重要功能且容易出现问题的任务。
2).任务必须是用户会遇到的问题场景。
3.忠于用户的行为和反应
测试中不要试图教用户如何使用,而是请用户体验你的产品。条件允许的话用摄像头记录下用户整个体验过程,使用了哪些功能,遇到的问题,过程中用户的表情等真实反应。
4.收集测试结果,解决问题。
趁热打铁,解决测试中用户遇到的问题,特别是主要功能的问题。
四、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将用户行为的隐形特性显性化,或者说数据分析就是从用户消费痕迹倒推出用户行为,然后把一切用户的秘密都告诉你。很多时候,用户通过问卷调查,和用户访谈表达的都是自己想要的,而不是真正需要的,但用户行为所遗留下的数据却是很诚实的。
比如有个人想在淘宝卖些新奇的东西,比如非洲的木雕,斯里兰卡的手工茶叶,马来西亚的锡器。中国专柜卖1000-2000元的东西,他卖700-800,一半左右价格。他觉得,识货的人一定非常喜欢,但他的生意却不温不火,怎么办?
后来这个人购买了一份淘宝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报告,仔细学习。其中一个数据,如雷电一样击中了他。淘宝上,用户购买最多的商品,集中在100-200元之间。
为什么会这样啊?原来,这是因为在网上买东西,大家终究有点不放心。万一是假货呢?万一不喜欢呢?虽然店家号称7天包退,你也可以投诉,但毕竟麻烦。拿2000元冒风险,有点慌。100-200元就不同了。就算店家真不退,虽然心疼,但还能接受,200元,是互联网时代“零钱”这个心理账户的上限。
于是,他决定改变策略,把自己定位为“200元以内却特别高端的物品”。生意一下子就好起来了。
数据分析三大要点
1.分析搜索数据
用户有需求但是找不到对应的产品满足需求时,第一时间会去搜索平台找答案。分析搜索数据可以看到用户的需求。
百度有个“百度指数”,专门对用户搜索的关键字,做数据统计。比如,你输入“蛋糕”,可以看到搜索“蛋糕”的用户,很多还同时搜索了“星座”,和“烤箱、做法”等等。
有这些数据,就可以分析需求了。既然很多人喜欢星座蛋糕,那就专门做一些12星座主题的蛋糕;既然不少人喜欢自己做,那就做一些蛋糕胚子,让妈妈们享受给孩子亲自做蛋糕的乐趣。
2.分析统计数据
找到用户的需求后,需求量大小就得通过统计数据来获取了。很多行业分析报告,比如易观国际,艾瑞传媒,都提供不同维度的行业数据。
比如,几乎每个人对买房都有需求。但房地产商,该在哪些城市重金拿地,哪些城市逐渐退出呢?很多房地产商会看一个数据:城市的人口流入流出比。人口流入持续大于流出的,这个城市的购房需求在累积,应该投资;反之则在减少,应该谨慎。
3.分析行为数据
分析用户的行为,包括购买平台,购买时间,购买金额等。
有限的研发经费,是投资买域名,开发PC网站,还是做基于H5页面的手机应用呢?这时,你就要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了。
很多人都知道,2017年天猫双11的交易额达到了1682亿,但是很多人没有注意在屏幕上这个惊人的数字右下角,有个小小的,同样惊人的数字,叫无线成交占比。这个数字在2014是45%,2015年68%,2016年82%,2017年达到了90%。
也就是说,90%用户的行为,已经移到了手机上。根据对这个行为数据的分析,你的决定应该很明显了吧。
场景:
最近拆书帮两位大神都分别开设了目标管理和理财的小密圈,可是在完成对自己原有粉丝的第一次转化之后,大神的小密圈并没有增加,究竟是产品设计给客户的体验感不强所以没有形成口碑效应还是营销不够?
小蜜圈人数没有增加,主要是原有用户没有形成口碑传播(前提是基本上没有使用营销手段),其实是用户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现在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在开发产品,而不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再设计产品,逻辑是颠倒的。运用本周所学,挖掘小密圈用户需求。
一、问卷调查
1.扩大目标样本的概率
为了扩大找到目标样本的概率,需要考究以往用户的特点,从而划分出不同类型的目标群体。
两位IP的小蜜圈人员大多是拆书帮引流而来,很多是基于对两位IP的信任加入小蜜圈。可以将小密圈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明确目的的,另一类是没有太强目的性,觉得增加一个学习项目总是没有害处的吧(比如是说我自己)。
2.题目设置需要精确并重复
所谓精确是指避免同一个问题不同的用户会有不同的理解,所谓重复是指问卷中关于同一类问题的不同方式的问题,检验用户是否在瞎答题。比如调查用户的口味,问题1:喜欢吃辣的吗? 问题2:喜欢吃火锅吗? 如果第一个问题是否 第二个问题是是 那么用户的答案自身就是矛盾的。
在问卷的开头 中间 结尾针对一个类别问题设置三个不同的问题,检验参与者是否随意答题。比如:你加入小蜜圈有自己的明确目标吗? 加入小蜜圈的目标是什么? 你期待小密圈给你带来什么?
3.面对面沟通调研的注意事项
调研时机,调查着装,调查对象,调研方式等等的选择。
因为目前小密圈人数较少,采用面对面调研的形式可以更精准地收集小密圈人员的反馈。
4.注意逻辑性
解读调查结果时注意理清相关属性的逻辑关系。
二、用户访谈
1.用户遇到什么问题了?
这里可以用5个为什么的提问方法来找到用户实际想解决的问题。
用5w的提问询问用户,找到用户购买产品的动机。
比如舵主的小密圈举例
为什么加入?-因为想学习个人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为什么想学这些?-因为想掌控自己的生活,摆脱瞎忙。
为什么要掌控自己的生活?-因为想实现自己的目标
为什么想实现目标?-因为想事业有成
为什么想事业有成?-因为想享受高品质生活
这个例子发现有些用户的初衷其实是想享受生活,那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加入小密圈是实现这个目的方式吗?
2.用户现在如何解决的?
请用户阐述他的具体解决方法,以及他为什么选择这个方法。从细节中找到可以改进的方向。
询问小密圈人员上完目前已有课程后的具体收获和改变,这个改变是他想要的吗?
3.用户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更优方法是什么?
用户想象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很多可能暂时不能实现,但是可以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提供灵感。
询问小密圈人员对目前课程的建议以及自己想要的课程。
三、可用性测试
1.找到有代表性用户
找到具有用户行为特征的用户,他们是对可用性测试产生作用的关键因素。具有用户行为特征的用户是指使用原产品时间长,熟悉你的产品功能的人。数量一般定在5-8个人即可。
因为前期都是两位IP手把手教,可以通过构建一个新加入人员如何跟上进度的路径图。
2.设计典型测试任务
设计产品主要功能测试任务:
1).任务不能太多,但必须是新版本的重要功能且容易出现问题的任务。
2).任务必须是用户会遇到的问题场景。
路径图中每个环节设置一个任务。比如今天课程内容是**软件的使用,布置一个可以让大家拉通练习使用的任务。
3.忠于用户的行为和反应
测试中不要试图教用户如何使用,而是请用户体验你的产品。条件允许的话用摄像头记录下用户整个体验过程,使用了哪些功能,遇到的问题,过程中用户的表情等真实反应。
空杯心态,收集用户遇到的问题和他们的感受。比如制定月计划时,有效时间不够用,他们会是什么感受。
4.收集测试结果,解决问题。
趁热打铁,解决测试中用户遇到的问题,特别是主要功能的问题。
提供备选方案,解决新加入人员问题,有可能的话安抚情绪。
四、数据分析
1.分析搜索数据
用户有需求但是找不到对应的产品满足需求时,第一时间会去搜索平台找答案。分析搜索数据可以看到用户的需求。
当用户需要学习某个主题课程(比如个人管理 区块链)时,会去哪里搜索呢?(这个我还真不知道)其中他最看中的因素又是什么呢?地理因素?时间因素?学费等。
这涉及到用户找到小密圈的渠道。目前两个小密圈主要都是通过社群进行传播,那么已有的用户特别是忠实用户可以作为传播的主要渠道。比如每次活动请大家将成果呈现在各大写文章的平台。
2.分析统计数据
找到用户的需求后,需求量大小就得通过统计数据来获取了。
当想要推出一个产品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统计大家对这个产品的认可度,可以设置这样一个环节。比如免费的共读活动,问卷调查最后放上定金,愿意交定金的就是真实的需求。
3.分析行为数据
分析用户的行为,包括购买平台,购买时间,购买金额等。
用户愿意花多少精力财力在小密圈活动上。
通过以上四种方式,找到用户对小密圈的真正需求,也就是小密圈能够解决他们的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