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1日,研究生报道第二天,昨天我姐跟我一起到学校报道,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了,我不愿让家人看见我的脆弱因为我怕他们担心,但是我实在憋不住了,自小形成的自卑与恐惧的心理如影随行,每天都在蚕食着我的精力,那种难以挥去的焦虑感时常灼烧着我的胃部,当姐姐说如果可以他愿意帮我承担这一切时我的眼泪就更加止不住了,昨晚因为心情低落可能导致了免疫系统变弱,在29度的空调下都患上了感冒,半夜起来辗转难眠,打开手机刚好看到公众号练己者的一片文章,作者就是当年被封号的知乎大V凤红邪,一个与我一样有着自卑和恐惧心理的心理咨询师,文中讲述了他是如何通过各种努力来掩饰自己的这些心灵脆落的,但最后却一败涂地,唯有释放出这些淤积的情绪,承认那个在你眼中并不完美,甚至是自卑、恐惧的人他并没有任何需要你去批判和指责的地方,相反的他需要你去包容,去接纳,去关爱。人生本因爱而生,但童年的遭遇却对这颗本应舒展的心灵添加了太多的限制,既然因爱而生便难以逃离它的驱动,于是各种掩饰,各种防御应运而生,依然在努力的寻求爱但却用了背道而驰的方式,我们需要外界的肯定需要无时不刻告诉自己还不够好,借助这种鞭策我们在竞争中患得患失,长期在焦虑和恐慌中过度努力却完全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所在,在对比中收获了自卑与恐慌,只有在达到目的后才能暂时卸下这种痛苦的自我评判,而伴随这种暂时得来的成就感而来的是要如何继续维持外界评价的恐慌,于是人生进入一种寻求安全感的怪圈当中难以自拔,而身体的反应其实跟世界上很多东西是一样的,是我们主观难以检测和控制的,长期的负面情绪变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生理反应,让人积重难返,这是你用多少鸡汤和逻辑推理都没办法治愈的,这种受伤的心灵可以在看完心理鸡汤或者所谓用严密逻辑推导的道理后得到暂时的缓解,但是不用多久他就能再次翻云覆雨,于是很多人只能走向自我灭亡,因为即使拥有很强的求生意识也难以招架精神的痛苦,还有一些人他们不敢往死亡路上走(比如我),不是我们可以一直忍耐这种痛苦,只是对于失去亲人的痛有多少人忍心看着自己所爱的人来承受这一切,就如标题所示我们在痛苦中挣扎着但我们依然热烈的爱着,情感始终是我们的生命归宿。那些鸡汤文会告诉你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勇敢的活出自我,这些道理没有错,而且生命也应该活出这种状态,我们需要绽放,需要拥抱这个世界。但这种道理讲得再有深度也无法真正帮助到你,因为没有转化为行动的理论知识即使再对也只能是静力学,而在你行动的过程中是无数次情绪的翻江倒海而你对此却束手无策,因为你并没办法从抽象的文字中直接得到适合于你的动力学方法,况且不同个体的生活遭遇千差万别,于是鸡汤永远都是鸡汤。有些人会说那些走向自杀的人是没有更深层次的认知,他们不懂人与人之间是完全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的利益而活,所有人类的行为是一种利益的交换和博弈,而这些受精神折磨的人是认知低下的人,他们是因为看不清世界的本质所以才走向灭亡的,如果说人类社会从始至终都仅仅是利益的交换那么我们其实就是单纯的植物,连动物都称不上,因为植物只有每天周而复始的物质交换,而任何一种动物都被内在的情感所驱使着,我们的任何利益交换背后都有着强烈的情感驱动。当然,更贴近客观事实的认知是更高维的认知,它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白这个世界,但仅仅依靠认知你很难扭转精神的痛苦,理性也许有用但并非无所不能。我们很难单单依靠很多公众号中所强调的提高认知来获得精神的彻底释放,但却有可能因为他们而产生更大的恐惧。因为恐惧和自卑是一种相互牵扯的力量,本身也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点,我们因为恐惧而不断学习提高认知来更好的预判怎样做对我们更有利,但每个人思考能力是极其有限的你 所得出的所谓更高的认知其实是一堆道理,但每个道理都要被实践和验证是不可能,即使你判断对了应该做的方向,你的自卑也会死死地将你拽住,你不断在头脑里演绎的东西夹杂着太多因为不自信而产生的新的恐惧,于是行动就很难坚持下去。这一年以来精神上的折磨让我难以招架,也许是我愚笨,没有办法通过学习获得更高层次的认知来缓解自己的疼痛,我也知道这些情感背后其实是一种因爱缺失的自我防御,他们需要的不是我们再试图寻找办法解决,因为对他们的任何抗拒,对情感的任何伪装和掩饰,无论你的道理看起来多么的无懈可击都终将失败,如果不能彻底的接纳自己,如果不能与这些情绪相处那么做再多都是徒劳。这个社会存在着种种规则,大自然的法则亘古不变,他并不针对于任何一个人,却又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至于人类生活所制定的规则,里面包含了太多并不符合人性发展的东西,但是即使这样也没有哪种规则是专门针对我们一个个体而设计的,环境可能让我们成为了精神受害者,但还是必须得相信他并不针对我们,这个社会如果有人还能在幸福中度过,那么可能我们也是具备这种条件的,只不过我们还没能达到那种境界。这世界的幸福并没有一个绝对的门槛,唯一可以衡量的标准却又是那琢磨不定的情感,不是这世间充满人情冷暖,是这世间有太多人对爱求而不得,外界世界对婴儿来说是一种好奇的存在,但是对这些被社会各种竞争规则以及环境影响下的人来说只剩下了情感投射的作用,只剩下了脑中各种抽象概念演绎出的恐惧和不安,乐观变成了生活中必须不断对自己强调的态度,
情感既是最初的驱动,亦是最终的归宿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