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带着满心的欢喜,我领着两个孩子去看望的大姨。因为远嫁,离父母远,大姨就是我在这里的父母,每年过年都要“回娘家”。一进大姨家门,二宝那机灵鬼就像小炮弹似的冲到姨姥面前,“扑通”一声跪下,“砰砰”两个响头磕得那叫一个干脆利落,奶声奶气地喊着:“姨姥,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大姨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赶忙从兜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塞到两个孩子手里。
今年表姐也从北京回来过年了。她一见到我家俩宝贝,眼睛里满是疼爱,从包里拿出两个红包,分别递给了孩子,嘴里还念叨着:“宝贝们,又长高啦,快拿着买喜欢的东西。”孩子们欢天喜地地接过红包,脆生生地说着谢谢。
下午回到家,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拆开红包,我在一旁收拾东西。突然,大宝兴奋地喊道:“妈妈,姨妈给了我500块!”我心里“咯噔”一下,赶忙凑过去,二宝的红包里也是500元。两个孩子,这就是1000元啊!而我给表姐家孩子只封了500元。
那一刻,我心里五味杂陈,尴尬和内疚一股脑儿地涌了上来。我看着孩子手里的红包,仿佛看到了表姐满脸的热情和大方,再想想自己准备的红包,只觉得像有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口。礼尚往来,一直是我们过年的传统,可这次,我好像“失礼”了。
我开始在心里埋怨自己,怎么就没考虑周全呢?或许表姐根本没在意红包的金额,可我却因为这小小的差距,陷入了深深的自责。我不停地想着,要不要再给表姐家孩子补上一个红包?可又怕这样做反而显得太刻意,让彼此都不自在。
我知道,红包里包的是祝福,是亲情,不是金钱的较量。但在这传统的年俗里,礼尚往来的规矩,就像一根无形的线,牵扯着每个人的心。在这热闹的春节里,这份小小的尴尬,就像一个不和谐的音符,让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亲们,你们在过年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呢?是怎么处理的呢?快在评论区分享一下,给我支支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