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传奇》里藏着多少职场攻略,你知道吗

电视剧《楚汉传奇》陈道明饰演的刘邦和杨立新饰演的萧何,在剧中同台飙戏让观众大饱眼福。萧何为刘邦称帝付出了很多智慧,虽然没有那帝王的风范,但有助人一臂之力的能力。而杨立新则让这样的能力变为了现实,丰富了人物的质感,而从该剧中萧何的表现,可解读出若干适用于今的“职场策略”。


职场规则一:消除猜忌很重要

从刘季起事之初就试探过萧何的“居心”,毕竟“屌丝”身份发家却将萧大人归入帐下,刘季心里多少有点不自信。而萧何却用一胆忠心的追随以及“自己没那么大的胆量,只有跟着你才能成大事”的坦白一点点换取了“准汉王”的信任。事后,萧何奉汉王之命管理整个关中、汉中、巴蜀区域,这个权力是什么概念?对于一个完整的汉王国,萧何就是候补汉王、代理汉王。刘邦在前线疲于奔命应付着项羽大军,整个后方不得不全撂给了萧何。虽然他很了解萧何,知道其忠诚能干,即使如此,也无法彻底安下心来,毕竟是好大一片江山啊!当萧何把自己成年的子孙、堂兄弟们全都送到前线,实际上是送给刘邦当人质的,最后换来“汉王大悦”,这不仅使得刘邦彻底放心了,还让刘邦暗自赞叹,很欣赏萧何的智慧。剧中连“刘邦”的名字都是萧何帮取的,此二人关系之无间可见一斑。

点评:当领导感觉你存在威胁的时候,请拿出自己的诚意消除猜忌,这样做对自己没有坏处。


  职场规则二:关键时候敢于挺身而出

 萧何一生忠心耿耿,心无二致不说,危难时候还总能挺身而出。早在起义开始之前,刘邦不拘小节、惹是生非的性格让他吃了好几次亏,幸好萧何时刻准备,处处维护,后来刘邦成为泗水亭长,也算是混进了体制内。每次出差,萧何都比其他人更关照他。沛县起兵,萧何更是二话不说率全族人参加,这着实令刘邦感动万分。如今的萧何可谓名利双收,登上了权力金字塔的塔尖,依靠的就是刘邦这个坚挺的后台。

 点评:人们的生存状态一旦有所改变,很多事情也会随之变化。在事情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或许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未来。


    职场规则三:抛弃私人恩怨

史书中有传,曹参和萧何本来是老战友,两人结怨正是缘于开国后的分功排名。临终前,惠帝亲自前去探视,询问萧何说,您百年后谁可以代替您成为国相呢?萧何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没有人比君主自己更了解臣子。惠帝再问,曹参怎么样?萧何连连点头说,皇上选对人了,我死了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这番对话为萧何的一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给他留下了“不计私嫌”的雅名。剧中的萧大人也是“汉集团”中的润滑剂,有困难有矛盾找萧大人,基本可以解决官兵、军民、兄弟等种种矛盾,可见萧大人的人品值还是蛮高的。

点评:抛弃私人恩怨有助于事情的长久发展。


    职场规则四:要知人善任

 萧何与韩信的关系当然是众所周知,然剧中的韩信似乎并不是个很讨喜的家伙,这个“怪咖”到处被人嫌弃不说,还总硬着头皮企图成就一番大业,最后萧大人竟然慧眼识珠,大胆举荐“怪咖”以及月下的“策马狂追”,才有了韩信的广大作为。此外,张良招至刘邦集团也少不了萧何的功劳,作为“汉初三杰”之一,萧何以往给人的印象是“谋不及张良,兵不敌韩信”,所以往往张良、韩信们在大放异彩的时候,却失去了萧何的身影,可萧何之所以能位居功臣之首,并不是只浮虚名,他的一双“慧眼”在职场上有着独到之处,才会成就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规曹随”等典故。

点评:拉一些有能力的好哥们来共事,分担自己压力的同时又获封“识大体”的美名,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说,陈道明把刘邦的霸气、匪气、义气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么杨立新则将萧何的沉稳、老练、智谋诠释到了极致。很多人觉得,萧何这个角色是老谋深算而又不动声色,看杨立新的表演,恰恰给观众呈现出了这一面。显然,这种拿捏并非一日之功。而对于角色的理解,和对历史的掌握,对人物的把控,都是必须要到位的,而杨立新真正做到了这些。就连导演也说:“杨立新就是他心中的萧何,是不二之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总的来说战神的军事能力无法怀疑,详细记叙,只是某些细节不可信的,一一评点。 汉朝大将最杰出者,如果韩信第二,没人敢...
    猪猪大师阅读 5,403评论 0 3
  • 缘分,还有时机,不是自动找上门的偶然,是带着恳切的盼望做出无数选择,而创造的奇迹般的瞬间。是当机立断,弄出了时机。...
    小一朵阅读 1,508评论 0 3
  • 上一篇 我坐在门外的台阶上发呆。 齐骥算不算拥有一份灿烂的生命,既然他没有血,那么他也不会因为死亡而感到痛苦吧! ...
    吉祥sunny阅读 1,527评论 1 3
  • 人世间,每天都有人相遇,有人相爱,有人分离,每个人的爱情故事既有与他人不一样的动人之处,又并没有本质性的区别——太...
    对花情味阅读 3,471评论 2 4
  • 两天的时间看了一本书《追风筝的人》,里面的名句倒是早有耳闻:为你,千千万万遍。 作者胡赛尼是阿富汗人,讲述了阿米尔...
    lemon微酸阅读 4,47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