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友教授写的一套可视频的互联网思维教材,受益匪浅。碰巧笔者最近在做智慧家庭产品场景课件,有所启发。
这本书讲的主题是互联网思维思维 产品、社群、自组织。产品-功能成为标配,情感成为强需。社群-中间成本趋零,二次打击盈利;自组织-个人异端化,组织社群化
一、功能成为标配 情感成为强需
产品生命周期趋近于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都在速朽。(这个笔者认为有些说得绝对,虽然产品迭代再加速,但趋于0,还是夸张,没有周期的话产品很难上市),但是对于企业来说确实需要不断颠覆自我、快速刷新的能力,否则很快out。功能属性自然是产品的必需属性,但情感属性已上升为优秀产品的标配。比如说黄太吉让简单的“煎饼果子”赋予了人生思考,估值12亿。
这点笔者有很大的共鸣,笔者所在的公司基本涵盖所有的家电种类,但像小米一样出现指数级的爆品却不多,最近几年也在随之转型,也出现了一些产品从单一的功能型转型为有人性化特征的产品。比如说有一款冰箱,笔者在和产品经理聊用户需求和痛点的时候,觉得一些场景已触动了家庭的情感,比如做饭这个场景,我妈经常会一天三问吃什么,特别是给我女儿(二岁宝宝)做饭,更是头疼不已。每次都问我,而我对菜谱完全无感,每次基本回答做啥吃啥,偶尔会微信看到什么菜谱发过去,而这款冰箱有个屏,海量菜谱,时令菜谱主动推荐,该吃啥不该吃啥都有提醒,这不是很关键的,关键的是,我可以用手机app把选择好的菜谱通过上面的QQ物联传送给老妈,老妈满意,按菜谱做即可,简单方便高效。这就是产品基础功能之外的情感赋予的因素。
营销和产品哪个更为重要,李教授的观点是产品更为重要。后来提出产品型营销的概念,营销融于产品,产品就是广告。这个观点提的不错。很多时候我们会讲产品和营销是两张皮,产品经理开发出来产品的初衷,走到营销环节可能各种因素就改变了,走向市场,可能会销售失败,可能会销售成功,成功未必是营销包装出来,但失败肯定是产品和营销融合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为什么小米手机四年时间能成为百亿级的公司,就是这个咬合点扣得无缝隙。这就是在互联网时代,在野企业凭借一款产品就可以横空出世,一出生就风华正茂的原因。
产品=功能X情感 @吴伯凡-------------产品魔力公式
二、中间成本趋零,二次打击盈利
优秀的产品可以企业之间连接用户,获知用户的确切需求,摆脱对广告、渠道、库存的依赖,去掉中间成本,让商业模式更具有竞争力。比如小米与特斯拉,通过自有电商平台销售产品,并产生量级粉丝,有效互动,从而实现零广告,零库存,零渠道费。
这点感触比较深的是前一阵接触的红领M2C的模式。去年有机会去参观了红领的工厂,走进红领集团的互联网工厂,是一股劳动密集型服装加工车间的热浪,厂房布局紧凑、机器轰鸣,还有长长流水线上的工人。但会发现这里与传统西装生产线有许多不同:6台自动裁床一字排开,每裁一张布料,都要根据电脑提示调整裁剪方式;流水线上每件西装的颜色、款式、面料都不尽相同;
每位员工眼前都有一部电脑识别终端,当一件衣服“流”过来,操作者要先扫描衣服上的电子磁卡,再根据提示进行加工…红领上了一套系统,该系统可以对顾客的身型尺寸进行数据建模,通过计算机3D打版形成顾客专属的数据版型。每套西装所需的全部布片会被挂在一个吊挂上,同时挂上一张附着客户信息的电子磁卡,存储顾客对于西装的驳头、口袋、袖边、纽扣、刺绣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流水线上的电脑识别终端会读取这些信息并提示操作,在流水线上实现个性化定制的工艺传递。直接从工厂出来就寄给用户了,无需中间商,所以整体定制一件西服成本降了下来,给用户也是最佳体验和实惠。这就是很好的模式。
三、个人异端化 组织社群化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与人的冗合度为零,如果两个人干相同的活,必有一个人被淘汰。
公司边界被打破,团队变小,层级变少。比如说,苹果极度强调会议效率,无关的人不允许参与会议;不像有些公司“夜总会”之称;管理与业务谁更重要,或许在一些公司里面管理至上,要服从管理,需要很多高级管理者层层管理和汇报,但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已不会这样玩了,将员工管理嵌入业务管理,麦当劳与TWITTER已经取消了首席运营管这个岗位,人力、财务、总裁办也可能在未来不复存在了。。。。将管理与产品合一,小米CEO雷军不是一直以产品经理为称吗。。
现在玩得最火的就是社群,各类社群,笔者也参加过很多社群,有运营好的,有运营差的,现在每天能坚持看的就是100天看四本英语书社群,愿意看的原因是-1、共同的目标 百天读完这四本书 2、好玩、有趣、有料的内容--福尔摩斯的案情 3、老师的引导、同学们的互动 一起拆解长句子,单词自己去查 享受这个过程 4、有反馈 每次读完会有试题 来验证自己读的效果 5、时间短,效率高。早晨10分钟,晚上10分钟。简单有效。这就是我喜欢的原因。其实,作为一个互联网时代的组织何尝不应该这样玩呢。这个组织没有KPI,一切都是大家自愿的,积极主动参与,没有监督,每个人自运转,效果还不错。
我突然记得吃骨头的故事。说两个人在吃骨头,突然来个第三个人说你们吃完骨头要放进垃圾桶啊,需要人监督。于是专门设立监督管理的人,后来又引入各类考核,再后来机构变得冗大,吃骨头的人呢。。可想而知。其实,反过来说,大家有目标、有内容、有平台,何必需要管理呢。组织社群化,需要建立很好的平台和机制,才能靠谱执行。
以上就是这本《产品型社群》个人读后感,发现下雨天与看书更配哦!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