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打算减肥健身,可是屡战屡败。办过两次健身卡,然后一张五折转给了别人,另一张躺在书桌上吃灰直至过期。后来为给自己施加压力,他把微信头像换成了一句话:“不瘦50斤不换头像。”结果成功地实现了不换头像的目标。
一次次的立flag,一次次的倒下,让他感觉很痛苦。减肥,真的太难了,于是他打算放弃减肥,不再锻炼。
我很为他的健康担忧,同时也很疑惑: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他每次树立的减肥目标都没能达成,怎样才能实现目标呢?
今天,读了《要事第一》的第四章——目标的威力,它解开了我心中的疑问。
一、未达目标的消极后果
在这本书中,作者认为,人们为目标失败而感到痛苦的原因有两点:
1.未达目标对于自己的诚信和勇气的打击。一段时间内多次设立了目标却未达成,会让我们怀疑自己信守承诺的能力,接着就会玩世不恭和追求合乎经济原则,这些态度使我们无法确立并实现有意义的目标。
2.有时实现目标,给自己带来毁坏性的结果。有时我们实现目标的代价是牺牲了生活中,其他更重要的事,就好比爬上了成功的阶梯却发现梯子靠错了墙。
很显然,老公放弃减肥的原因在于第一点。多次减肥失败使得他怀疑自己实现目标的能力。
二、如何确立并实现基于原则的目标
作者认为人们通常无法实现目标的主要原因是未确立基于原则的目标,如性格或身体力量不足、目标不切实际、实施目标时出现了影响目标继续的情况等。
我们可以通过这三种方法确立并实现基于原则的目标:
一是确立长期的“背景”目标,即从长远的角度来解读我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我应该怎么做。
二是列出一个“也许”的清单,将那些会干扰你实现目标但你又可能想完成的事放到“也许”清单。
三是确立一周目标,以便回顾和反省自己的阶段性成果。
比如我要减肥这件事。【1】从长远来看是想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这样才能顾好事业和家庭,还能提升个人魅力,所以我应做到均衡营养,锻炼身体,学习健身知识,关注健康状态。【2】当我在减肥锻炼的过程中遇到其他干扰我的事,先把它列在“也许”清单,之后视重要程度来决定是否要去处理它。【3】结合自身的基础代谢制定一周的饮食和锻炼计划,每个周期结束后进行回顾总结,看是否达成了小目标。
三、达成目标带来的成就感
当我们鼓起勇气确立基于原则和良知的目标并为之努力,我们总会取得积极的成果,这会使得我们更有信心和勇气去实现更高的目标,这样的良性循环就是一个螺旋向上成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