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简书的第一篇文章~早就想写一个了可惜拖拖拖 )
先给这个电影贴一个标签:难得的"英雄主义"…冲这个题材导演就蛮有野心呢~先给导演一个大大的赞~
故事很简单,老演员的奋斗呗,这是一部我第一看就挺像肖申克救赎的电影。同样是英雄主义,一个人成功的英雄一个是失败的英雄。成功的英雄带给我们希
望,hope is a good thing,and no good thing will die. 而失败的英雄更多的是讽刺。
一来讽刺艺术之浮夸,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本色出演的爱德华诺顿。爱德华诺顿真心是演技派~而且又出演他最擅长的精分(参考搏击俱乐部)。把一个主流明星举止的傲慢及荒唐的生活节奏演的如此自然。在电影里无论台上台下他都是一个死样。最感人的是他在台上硬了(⊙o⊙)…(笔者总是能记住这些蛋疼的情节(╯﹏╰))他已经分不清演戏与现实。人生如戏在他身上一点也不过分啊。再说说另一个人生如戏的人,恩就是主角里根汤姆森,一个对艺术有追求,对戏剧有造诣的演员。但他的成功确实一次是台下裸奔,一次是台上见血。这两件事给他带来极高的知名度,一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噱头。ok,同样人生如戏,一个是戏里戏外都表现着浮夸,尖锐,像一幅现代画,追求的是放肆的自由和奢侈的享受;另一个是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琢磨,像一幅古典的油画,追求的是无尚的名誉。他的渴望让我想到了梵高,他们有一样的对艺术的执着,已经一样的失败的原因——时代的弃儿,前者落后了时代,后者超越了时代。我们说观众消费了演员,那么观众应该是演员的上帝,但是这两个人的心中很明显真正的上帝是艺术,或者说能欣赏他们艺术的观众——因为上帝是爱美的。
二来讽刺城市之浮躁,纽约第一感觉是拥挤,印象最深就是演员躺在一方书桌上,被生活和导演绑架要榨出来他身上最后一滴油水金碧辉煌的大剧院的背后是如此拥挤凌乱的演员房间。在舞台上要给人光鲜亮丽的一面背后却要忍受生活的烦恼,觉得是在影射匍匐在大城市的人们——外表光鲜坚强,关上厕所门用力的挤出排泄物的时候会不会也挤出来一滴眼泪?(⊙v⊙)嗯,反正大城市的人啊真的不容易。。
三来讽刺信息时代审美之病态,集体的审美有的时候很难用语言来解释,万恶的旧社会大家都是农村娃没啥见识,有文化的张三喜欢啥咱就喜欢啥~于是喜欢女人的
脚小小的,喜欢女人把腰束的紧紧的。ok现在情况是大众审美跟随的是所谓的意见领袖,在中国不就是微博上的大v,在电影里就是那个靠一支笔左右舆论的影评
人。(哼现在敲键盘的小子你莫不就是想当一个影评人(⊙v⊙)。我觉得有文化选择倾向的人都是理性的人,他们往往会看一些评论家的影评啊什么的不让自己浪
费时间花在文化快餐上。——但是巧了评论家做的评论是个人意气不理智啊,这样理智被误导;而没什么文化选择的人一般倾向简单文化,找尿点,寻噱头,比起严
肃的正剧他们当然愿意大明星在街上玩裸奔,在舞台上放点血,无所谓~开心一乐不比啥都强。这样总结一下,理性阶层看不到,感性阶层不爱看,主人公或者说主
人公代表的真正艺术真的很难被接受。
最后一个镜头还是挺震撼的——英雄升天,还是给整个压抑的气氛一个宣泄吧。也对,飞吧飞吧,鸟人的世界在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