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菜园,将近半亩地,是公公以前的单位分的。 什么季节种什么菜,基本上是每一样都有,比如:葱,蒜苗,油菜,白菜,萝卜,辣椒,香菜,冬瓜,南瓜,茄子, 豆角,韭菜……这么多菜里面,种得最多的是韭菜, 种了将近2/3的地。
这也是为什么我经常择韭菜的原因。 因为菜园离家近, 公公婆婆年纪大了之后,就主要以种菜园为乐。 公公种,婆婆卖。 什么菜下来了,吃不完都会拿到集市上去卖,当然最多的还是韭菜。
婆婆是个聪明人,有文化,喜欢做点小生意。 年轻的时候我不太了解,嫁到他们家之后,婆婆总是在种地的同时,去卖韭菜。 在老家还好,割一点卖一点,自从我到城里来之后,老家的韭菜就和婆婆一起来到城里。 用婆婆婆的话来说,就是城里每天都能卖,而且价钱高。
因为年年如此,所以有段时间我看到韭菜就“害怕”。 为了卖个好价钱,送到城里来的当天,就要加班择,最好全部择完,才能保证第二天的新鲜感。关于择韭菜的事以前说过,暂且不再赘述。
菜园里的时令蔬菜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 每次回老家都能带来各种各样的蔬菜, 不仅新鲜,而且吃得放心。 冬季里蔬菜的样数最多,油菜,白菜,萝卜,茼蒿,香菜,蒜苗,姜。 这些菜可以炒着吃,还可以下火锅。 无论做什么火锅,把这些新鲜的蔬菜放到里面,烫一下,暖暖的,荤素搭配,别提有多舒服了。
夏天的样数也不少:茄子,辣椒,豆角,丝瓜,苦瓜, 苋菜,纷纷亮相,等着大家品尝。 我最喜欢吃豆角,用它掺五花肉,卤面吃非常得香。 还有苋菜炒着吃,凉拌都非常棒。特别是凉拌,是一道喝酒的小菜。如果放到凉面里面,拌上醋,辣椒油,蒜瓣,又是一种美食,百吃不厌。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菜园里的菜也是不少的有扁豆角,南瓜,冬瓜。 它们都是有藤的蔬菜,随便种在哪个墙角,它们就会顺着墙角往房顶上爬,长得一簇又一簇, 很快就会连同墙角和旁边的树爬得满满的。 绿色的扁豆角,白色的冬瓜,黄色的南瓜在房顶上,墙上,树上全都是的。
每次回去每样随便摘几个,就能把后备箱放满。 因为冬瓜长得很大很大,南瓜也不逊色。一样摘几个,就能占很大的空间, 带回家如果不分享就要吃很长一段时间。
春天的菜也不少,主要是那些经过冬天的洗礼,仍然倔强地生长着的菠菜,香菜,黄心菜,油菜。 这些菜抗过冬天的严寒,在迎来春天温暖的阳光之后,会长得很快,它们会在不经意间长老,出穗。
一年四季,老家的菜园给我们提供了吃不完的蔬菜。公公在的时候, 我们负责享受它们的果实,很少参与播种, 现在公公不在了,要想吃到新鲜的蔬菜,只有自己亲自去耕耘。
今天回去拿得萝卜,奶油白菜,香菜,蒜苗,黄心菜, 都是老公亲自买种,买肥料播种的成果。 虽然回去拿得这点菜还不够油费,但能吃得踏实,放心。这可能就是它——老家的菜园,存在的意义,也可能是一种割不断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