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疚是一根刺,刺痛着自己,也冷落了彼此
昨天晚上陪豆入睡,豆说,妈妈,我觉得自己好差。我跟她说,不是的啊!你有很多闪光的地方,很值得大家喜欢呢。你画的画妈妈都很喜欢,要是妈妈,怎么也画不出来。你做的手工也很棒的呢!尽管这样安慰着她,可是,我还是感受到了她对自己的不接纳。而我的内心,深深地被刺痛了,一种很熟悉的愧疚感侵蚀着我。是我这个妈妈没有做好,是我平日里对她的要求和期待远远多过肯定和欣赏,才让她有了这种感觉。
早上上班路上,心里酸酸的难过。一种愧疚的感觉挥之不去。孩子这么大了,我究竟是怎么做妈妈的呢?一直很注重育儿,却让孩子成长成这个样子,老师的评语里,孩子内向,不自信,不爱笑。学习成绩基本总是在被点名状态。我怎么这么笨, 就是做不好一个妈妈呢?我真的感觉自己对不起孩子。内心羞愧难当。这种感觉,就像一根刺,扎到我心里,刺痛着我。这种感觉,也让我在陪伴孩子时,做不到真正的放松和淡定。每晚超过九点半孩子还不入睡,我心里就有发疯的感觉,感觉是个坏妈妈,没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没能让她早睡,养好身体。这种愧疚的感觉很不舒服,让我很想抗拒。以至于我陪伴孩子入睡时,都是一种很紧张的感觉。尽管我能觉察到,并做出调整,但是那种感觉,还是很强烈很清晰地能够感觉到。
愧疚的感觉,似乎从小到大,一直伴随着我。曾经根深蒂固地认为,父母的一切辛苦都是因为我的存在。感觉自己再怎么努力,都不能够父母过的轻松一点。那种羞愧的感觉,让我在村里人面前抬不起头。成绩好,懂事,听着村里人的夸奖,心里也许有那么一点放松,却依然赶不走那种羞愧的感觉。因为愧疚,我把自己封闭,想把自己藏起来,想考上一个好的学校,逃离我的村子,逃离多年来生我养我的地方。因为愧疚,我拒绝了一个个喜欢我的男生,不敢与他们走得更近。这种愧疚的根源,就是一个声音,我是不好的,对不起,我让你不舒服了。让我躲你远一些吧。而更深的源头,则是,我应该是好的,应该是让大家都舒服,都满意的。这应该,但是我却做不到。对不起。
真的需要这份应该,这份对不起的愧疚感吗?
记得一次上成长课,一位同学表达对老师的不满,责怪 老 师偏向一位拼命索爱的学生。当场好几位同学附和。老师看着大家,流眼泪了。她说,我感觉有些心痛。这是老师第一次向同学们表达她的负面感受。这位同学很紧张,连说对不起。老师说,不是你的问题。是我内在的一些伤痛被触发了。这位同学依然道歉,说自己感觉很愧疚,不该这样。老师说,我已经说过了,这是我的问题,不是你的。你非要担过来,只能说,你太自大了。你以为你能为我的情绪负责吗?那你把我放到了什么位置。老师那天的话有些逆耳,但真的让我受教了。我们表达愧疚,只是在维护我们自己的自尊罢了,或者说价值感。我们想通过承担别人的事情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却把对方看低了。这样的感觉,对方的感受也会不舒服。所以,愧疚让两个人的关系,更加疏远了。
就像我对孩子的愧疚,是真的对孩子负责吗?我只是不能接受自己不是一个理想的好妈妈而已。用一个应该的圈,把自己关了起来,却让孩子感受到了一份疏远。因为愧疚,我不能放松地与孩子玩耍,不能做自己真正应该做的事情。
又想起前几天的演讲比赛。我一度有一种很愧疚的感觉,觉得领导很重视的事情,自己却因为拖延没有做好,要给领导丢脸了。事实上,这种感觉并没有帮助我把我的稿件逼出来,反而使我想逃离现场,想躲开领导。直到我定下心来,回到自己身上,做自己当下能做的事情,那种愧疚的感觉才消失了。
愧疚时,是逃避当下,不愿担当的。而一旦真的面对当下,愧疚自然就消失了。
对我来说,对孩子的那份愧疚,对我们的亲子关系,真的没有起到什么好作用。它让我的内心变得沉重,让我的身体变得紧张,让自己的能量变得低频。所以,善待自己,就是善待他人。的确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