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园深绿藕花出,暑湿蒸热汗滚珠,今日小暑

满园深绿藕花出,暑湿蒸热汗滚珠,今日小暑

2022-07-07 07:42·若森知道

今天是2022年7月7日,农历六月初九,壬寅虎年, 小暑节气。

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我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

小暑开始进入伏天,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所谓伏天,自然是要“潜伏”起来的,正如李渔所言:应夏藏,闭门谢客。

炎热的夏风烤的大地热腾腾的,炎热的天气热得蟋蟀离开田野躲到庭院墙角避暑,每到夜晚在屋里听到墙角的蟋蟀叫声,老鹰也会在小暑时节因为天气的炎热而远离地面,飞至凉爽的高空中翱翔。

在我国北方地区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饺子长期以来都是北方广大地区老百姓最爱的吃食,俗语:“好吃不过饺子“。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莲藕作为一种食品,有着润燥下火、清热养血、消肿止血和健脾益胃的功效,正是夏日消暑的绝佳清凉食物。

小暑时节,人们还经常会因为天气炎热而烦躁不安,容易打盹犯困,所以就需要静心养气,在家可以做一些室内运动或听一些舒缓的音乐,以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调节精神萎靡的状态,而这符合“春夏养阳”的说法,此外在运动时最好选择在晚上进行。

人们常说的“心静自然凉”,并非真的“心如止水”的静,而是不忧不惧,心境平和豁达,不急不躁,那才是活的明白人。周邦彦说:“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情绪好了,大热天也可以快乐似神仙。

小暑,不如执书卷,忆往事;身未动,心已远;

愿你有颗清心,闲心,无忧心;

愿你享受小小闲趣,化伏为安。

如此说来,小暑是“伏”,也可以是“福”。


下面欣赏几首描写小暑节气的古体诗词,感受一下古人们在这个节气时的心境。

《消 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纳 凉》

宋·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喜夏》

金:庞铸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初荐枕,黄妳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窗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二》

宋: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墨竹三首·隔溪烟雨》

金·元好问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初荐枕,黄釭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凉无一事,步屟到西厢。

《石匣营作》

清:玄烨

青岭横峰荫薜萝,时方小暑绿新荷。

蒲编诗兴光岩穴,虎士桓桓扣角歌。

按照惯例,每逢节令作诗一首:

《浣溪沙·小暑与贺岁2022》

梓 健

小暑饺子寿面伏,

满园深绿藕花出,

暑湿蒸热汗滚珠;

生众苦寻福禄寿,

人间不过虚忙碌,

走过皆为风景处。

下面是2018、2019年小暑节气时所作的小词,每年都有不同的感受,诗词的魅力应该是即景、即情、即思、即赋,片刻间的感触借词抒叙,也是人生之美妙的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