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的小说写世态写人性,这是第一次读池莉的散文,与其说是散文,倒不如说是她的日记,这其中融入了她的生活,她的阅历,她的心灵、情感、思想,她的个性、情趣。
读她的文字,似乎可以看见她朴素生动的日常生活,要么游走于世界各地,为所见所闻而情怀激越;要么守住自己的家园,读书、写作、散步、伺弄花草菜蔬,在悠长日子里心思沉潜。
她一次次地对人生进行思考和感悟,每一篇文章更像是她对心灵觉醒的记录。单就一个对知春的探究就让我深思很久,用一种日常的话来说,人生的春是一种懂事。
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的审美标准与鉴赏经验,但是并不可以拿自己的标准当做正确本身。事实上,偏偏我们太容易把自己当作正确本身,然后非常自然地去苛责、要求别人。
比如,我不喜欢一些太动感的歌曲,可我不能否定,街上的商家大放它们,许多顾客就是被这热闹吸引过来的。你不喜欢鸡汤类的文章,可一些人撑不下去的时候也许又能因此坚持呢!所以,仅仅是观念不同,价值不同,又何必争个对错,更甚之,一些人“疾恶如仇”呢?本来人的观念、喜好、志趣与理想都是没有通约性的。
尊重这种通约性,这才是知春。
就好像练字,有人临的古帖,有人写的江湖体,但就有一些人去骂,看不惯别人的江湖体,可你又写不出人家漂亮的江湖体啊。我觉得,可以不喜欢,可以交流,也可以掉头走开不关注。但是,我们都该怀有善意的尊重,尊重人,尊重人选择的权利,尊重人类的通约性。
要做到知春很难,并不是人人都能修养出一种善意的豁达与宽容。我更希望自己以后对人对事都宽容,那么,这便是读这本书的收获所在了。
最初选这本书是被题目吸引的,读完才明白其含义,把人生的修炼写成“熬至滴水成珠”,这是一个美妙的词语。我们总期盼人生的春到来,但必定要经历漫长的煎熬,漫长是多长?煎熬要多少?我不知道,但拥有一种认真的人生态度,那么最后熬成的珠子也该晶莹剔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