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今天淘宝买了一样东西,无论是手机还是杜蕾斯,接下来的几天,你满屏都会是关于它的广告,无论是家里还是公司的电脑。
一切靠大数据、智能化的今天,用户隐私仿佛形同虚设。
近日,为提供人工智能服务,华为荣耀Magic手机尝试获取用户行为活动,这其中,也包括微信的聊天信息。这一做法引起了腾讯不满,也引发了人们关于智能与隐私问题的讨论。
巨头们的数据之争
华为去年底发布其首款人工智能手机荣耀Magic,它可以根据用户的聊天内容自动加载地址、天气、时间等信息。在用户通话、购物时,提示相关的服务信息。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野心由此可见一斑。
但腾讯认为,华为读取微信聊天记录的做法,夺取了腾讯的用户数据,同时也侵犯了用户隐私;华为则表示这一行为会经过用户授权。为此,双方僵持不下,腾讯希望工信部能介入调查,有知情人士透露,工信部方面已暗示腾讯与华为,自行磋商解决。
其实,巨头们关于数据的争执已屡见不鲜。前有微信苹果,后有顺丰菜鸟。
用户数据,一直被视为企业在人工智能方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手机厂商希望把数据留在自己的底层操作系统,摆脱APP的垄断;而互联网公司则希望把数据控制在自己的操作范围之内。
光微信就有十亿用户的腾讯,自然不愿让数据流入阿里系或者华为系,不久前,微信还调整过对华为荣耀Magic的接口,导致Magic用户微信使用出现问题。
如果双方矛盾得不到解决,消费者将可能面临华为手机与微信的二选一。
要智能还是隐私
相比于厂商的利益,消费者更关注自身的隐私。
华为的这一“智能”操作,可以直接读取用户的微信聊天记录,虽然会询问是否允许,但不排除诱导点击的可能。像小编父母那个年纪的人,对弹窗的态度不是都允许,就是都拒绝,这种情况下的询问是无意义的。
而越来越多的用户数据被非法利用,也成了网络诈骗风靡的原因之一。
但大数据确实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比如帮助叫车软件为我们打造更好的拼车方案,能根据我们的购买习惯帮助我们最快的筛选商品,甚至能通过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符合兴趣点的精神诉求。
所以,如果可以选择,你觉得隐私和智能哪个更重要;而如果数据注定被使用,你更愿意把它交给谁呢?
小编个人还是更信任微信,但也有网友认为微信存在数据垄断之嫌。你有哪些不同的观点呢?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