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们同学朋友聊天中时不时会调侃对方,“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现在回想上次听到这句诗的时候,可以直接追溯到大学一年级时,高中同学寒假聚会时候的互相调侃。
现在职场上遇到的基本都是95后,新来公司面试的基本都是00后。曾经90后被疯传为“垮掉了的一代”,离经叛道、思想堕落、不学无术、道德败坏,都曾经是90后青年时代的标签。现在90年代初的人都已经三十而立,已经成为00后,10后口中的大叔和阿姨了,不经意间长了一个辈分。
谁的青春不飞扬,谁年少不轻狂?又有谁的青春没有过彷徨和挣扎。一切皆因为年少。年少的我,多希望在彷徨和挣扎的时候,能够有良师益友,为我指路解惑。当然,也可能年少的我,固执如牛,没能领悟到良师益友给我的忠言逆耳。以至于后面的路,没有理想中的顺。
如今作为大叔辈分的我,看到职场上一些小朋友,还是天真烂漫,不谙世事的样子。总忍不住想说一句,“年轻人,年轻是你的资本,而不是你的借口,觉醒吧”,你要趁年轻,要想着如何深化和丰富自己的业务技能,如何锻炼你的解决问题能力,如何提高你的认知能力,如何打开你的视野和格局,以达到超越同龄人,甚至超越比你年龄大的人的程度。
最近读了一本畅销的书,叫做《认知觉醒》,是周岭老师写的。我很真正得拜读了一遍,还会准备二刷。这本书里周岭老师写到,他自己36岁的时候,开始觉醒。36岁之前,他像一个没有睡醒的人,对自己不了解,对生活没主张,对命运无选项;然后在36岁那一年,作者经历一些事情后,突然觉醒,开始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选择了改变命运,进行了大量阅读,最终写成了这本书。建议朋友们可以找来阅读一下,看你是否也能觉醒。看一下你的觉醒年龄是多少岁?
如果用周岭老师这个觉醒理论,我是在2020年尾自我觉醒的。所谓自我觉醒,就是没有经过外力或者人为针对性进行有目的的觉醒干预,自己觉醒。如果没有干预,人的一生中,能自我觉醒的人并不多,有的人四五十岁觉醒,有的人可能七八十岁决定,甚至有的人一生走到尽头都无法觉醒。我写这篇文章,就是希望能够帮助还没有觉醒的朋友,尽快觉醒。因为越早觉醒,就有越多的时间,日后所能达到的高度就有可能越高。
我的自我觉醒主要归功于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和积极乐观的心态。那是一段痛并快乐着的时光。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迫使我不断在在学习区,甚至有部分时间会在恐慌区。(舒适区:就是我们已经学会的区域,我们能够掌控的区域;学习区:介于舒适区跟恐慌区之间的区域;恐慌区:你无法掌控的区域) 。这种情况下,就能循环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加上不断的补充学习,从而不断刷新自己的能力高度。这个过程中,积极乐观的心态很关键,就相当于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当你发现你自己能力非常有限,认知非常局限,格局也非常局限,现有的认知和能力根本解决不了现实带来的问题。你的大脑就会有一种“饥饿感”,排上倒海一般袭来,一种对新认知,新能力,新知识的渴求,如同沙漠旅者对甘泉的渴求。恭喜你,最终化学反应生产了自我觉醒。
为什么我觉得越早觉醒,就有越多的时间呢?人的生理年龄都是在同步增加的,你跟你的同龄人永远都是同龄人,无法改变。可是,你们的心理年龄是可以存在差异的。不同的人会因为自己童年的成长环境不一样,会有不一样的心理年龄。
百度百科对心理年龄的解释如下:心理年龄指依照个体心理活动的健全程度确定的个体年龄。其主要依据是: (1)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以思维和语言为核心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相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 (2)个体构成意识活动的独特心理组织系统。
为了方便陈述,我就把心理年龄的主要影响因素归结为 “认知能力” 。因为这篇文章不是为了研究心理学,这样的归结对文章观点的表达和理解不会有影响。感谢您的理解。因此,我认为心理年龄的主要差异在于每个人的“认知能力”不一样。“认知能力”越强,心理年龄越高。
有的人生理年龄已经到达了20岁,可能他的心理年龄才15岁。有的人,可能他生理年龄达到20岁,他的心理年龄已经去到了25岁。不过,如果单纯靠成长环境,也就是外部环境造成的心理年龄差异,理论上一般上下波动不会超过5岁,特殊情况不做分析。
如果一个人在生理年龄是24岁的时候开始不断快速提高“认知能力”。坚持6年,6年后,他的生理年龄是30岁。这时候,他的心理年龄肯定超越30岁,至于高到什么程度?可能是50岁,可能是60岁,也可能是80岁,甚至更高。至于原来的同龄人,没有刻意进行“认知能力”提升的话,正常心理年龄应该在25-35岁之间。
如此对比之下,如果生理年龄同样30岁的两个人,达到了60岁的心理年龄的人和心理年龄30岁的人相比较,不管是职场上,还是生活中。最终结果,不言而喻,理论上应该会出现绝对碾压的局面。年轻人,难道你不希望能有这样的效果吗?
还有点我们需要清楚的:你想要拥有超越同龄人的的心理年龄,就要付出比同龄人更多的用于提升“认知能力”的时间。理论上,是要遵行能量守恒定律的。例如:心理年龄从24岁提升到60岁,一般人用36年。你如果想要用6年,提升到60岁,那你的“认知能力”提升速度应该是一般人366 = 6 倍。要实现比同龄人高出6倍的认知提升速度,那么你需要比他们花在“认知能力”提升的时间,理论上,也是要6倍。除非,你的提升效率非常高,时间才可能有所缩短,相反,时间只会更长。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那么多比你优秀的人,都比你努力,比你拼命。你想要超越他们,你就要比他们更加努力,更加拼命。你要拼命到什么程度呢?先定个小目标6倍吧。有信心能做到吗?如果有信心,都还不够。你要先要认知觉醒,没有认知觉醒的话,应该你可能无法坚持,容易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
如果你已经认知觉醒了,恭喜你,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也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你可能面临的下一个问题是:如何才能快速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呢?我会在以后《王侯原创输出》的文章中分享我的观点,因为都是重点打磨的原创输出,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希望大家持续关注。谢谢大家。
王侯读书
第一篇王侯原创输出文章
2021年11月16日
目标:做一个有思想深度,能影响和帮助他人的人
信念:书可明理,史可明鉴,勤学思者,心量虚空
#年轻 #借口 #觉醒 #认知觉醒 #心理年龄 #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