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

看中医的书,经常会出现 阴阳 二字,啥阴虚阴盛,阳虚阳盛,一直没能搞得太明白,只知道阴阳要平衡,平衡破环了,身体就病了。

西医中从来不讨论阴阳,和中医讲的东西基本没有什么交集,在各微信群,讲到中西医,经常会出现中医队和西医队的对立争吵,经常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我呢也一直以为,阴阳是中国独有的。

李老曾说:现今阴虚者百不见一。啥意思呢?现在你拉稀拉虚脱了,到了医院,两包营养液掉下去,补回来了。失血过多,两袋血下去,补回来了。关节坏了,换个关节,能用了。阴不缺了呀。

哦哦,在这里需要先说明下定义:阴:看的见;阳:看不见

豆豆在说啥?听不懂耶,啥叫阳看不见,阴看的见?举例:中医讲的经络看不见的,为阳;肿瘤看的见,为阴。

看到着,突然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西方也有阴阳。心理是看不见的,为阳。外在的行为习惯看的见的,为阴。心理学是从你的行为(阴)反观内在(阳)的模式或价值观。当自己心里出现问题时,2个方法可以疗愈,①从行为发现内在价值观(信仰)有问题,改变外在,让内在发生变化;②发现价值观(信仰)问题,改变内在,让外在发生变化。

西方很多书籍大多是从看的见的证明看不见的。改变外在的行为,可以让内在变得滋润、自如。如①。

我们的老祖宗可能参透了人的一生,知道阳的重要性,在传给后人的时候,也是强调阳的重要性。如②。

无论内外,都是希望这世能活的幸福。只需要知道,阴阳平衡,为平人(健康状态)。

*来源

李老:古中医讲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