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浪网报道:近日,以学习为由,家住上海的小苏(化名)用妈妈手机偷偷给自己喜欢的网络主播打赏,两个月就花了25万元。说真的,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有点不敢相信,25万,差不多我两年的工资了,怎么可能呢?但越往下看,越让我觉得事情的可怕,然而可怕的同时,也感觉这样的事情发生,其实应该给我们做家长的很多思考。
思考一:绑定银行卡的手机应不应该让小孩玩,这种银行卡里放多少钱为好?
报道称:大年初三(1月30日),小苏的母亲孙女士在打开微信支付功能后,发现自己微信钱包中少了2万元。并在随后查微信支付绑定的银行卡余额时发现自己的25万元血汗钱竟然也“不翼而飞”!通过微信支付的支出明细,孙女士查到了这笔巨额财产的支出方式和收取对象——“腾讯公司”。更加让人不可理解的是支出这笔钱的竟然是自己13岁的女儿,支出理由也是相当奇葩:偷用家长手机,通过腾讯一款APP购买了大量“K币”打赏给一位名叫“杨光”的男主播,同时也在该男主播的QQ粉丝群中撒了多个红包。
就是这么简单,一边在辛辛苦苦地赚着血汗钱,一边在“疯狂”打赏男主播。
那么,我想,在当今这种环境下,这么大的孩子应当都有自己的手机了,她为什么在自己有手机的情况下还老是拿你的手机玩,这里面肯定就有问题了。即使没有手机的再小的孩子,在他(她)玩你手机的时候,是不是应该看紧点,就拿我家小孩子来说,现在才两岁,但也会老拿我们的手机玩,他只是觉得好玩,并不懂什么打电话或者如上小姑娘的行为,但我们并不能排除哪天他胡乱点一通后打了不该打的电话,打微信里的钱给转了出去。所以在我看来,既然手机绑定的银行卡里有这么多的钱,就要把手机看好,密码设好,要么钱少放,除非大老板,要不放个几千一万足矣,何必打整个家产都放进去呢?退一万步讲,万一自己手机遭到黑客攻击,钱被盗刷了呢?
思考二:自己的孩子我们真的就那么了解吗?
孙女士表示:自己和丈夫并没有给小苏每月定额的零花钱,而是小苏缺钱就会找家长要,但并未出现一些过分的要求。 同时还称:“孩子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而且平时也比较听话懂事。我们虽然工作较忙,但可以说对孩子的关心从来都没有忽略,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让我们很震惊。”透过这位母亲的话,我们不难理解,直到现在,她依然认为自己对孩子是了解的,给的关心是足够的。的确,在当今这种社会竞争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我们很难有过多的时间陪孩子,真正深入的去了解孩子,我们都在想着怎么去给孩子创造最好的环境,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可是我们却没有真正考虑过孩子到底需要什么?孩子需要钱、需要物吗?不可否认,肯定需要,但他们更需要什么呢?我小孩才两岁,因为工作原因,我长年不和他在一起,每次打电话回家,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老婆跟我讲每次去娱乐场玩看到其他小孩子和爸爸在一起玩他都非常羡慕,会主动跑过去拉人家大人的衣服。两岁的小孩尚且如此,何况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孩子需要钱、需要物,但更需要的,是父母对他们的真正的关爱,而不是简单的给钱给物。
思考三:追回来的是钱,追不回的又是什么?
以上是小苏和男主播的聊天记录中的一部分,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男主播是开口向小苏要钱的,由于小苏未满16周岁,仍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其行为现在远超过自己的认知,可以通过法律做无效认定。从法律角度来讲,类似事件一旦发生,未成年人未经父母许可所进行的大额消费是可以追回的。小苏的父母作为监护人,是可以认定小苏这种打赏花钱的行为为“无效”,以此追回这笔“巨款”。而且这样的例子也有:2016年4月8日,福建省12岁的男孩小林(化名),为讨自己喜欢的主播开心,偷拿母亲手机充钱购买昂贵的虚拟物品送给主播,一个月花了近3万元。直播平台经过核实,确认小林的账号最近有相应购买记录,最终全款退还。
当然,能追回肯定是好事,但在追回的同时,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的心我们追回了吗?
所以,再忙,也请我们的父母留点时间给自己的孩子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