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伢赞
新学期又有新问题出现,最近老大总是在要出门的时候,想拉便便,蹲在马桶上一直不走,也拉不出来什么。每天早上应该7:40多就能出门上学,可提前到校,但是他蹲马桶时间太久,导致兄弟俩每天迟到。
为此我进行了反思,是否是因为刚开学时,我外出学习加上出差,没怎么管他俩,最近孩子爸爸总出差。兄弟俩基本上都是孩外婆照看,是不是我们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少了,所以孩子表现出这种情况?还是说他们在学校时,学的课程跟不上,出现了这种焦虑的表现?当我催促他拉快点,他大声吼道:“又咋了,爸爸说了,拉屎重要!难道你想让我被屎憋死嘛?迟到又咋了?爸爸说迟到没事。”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情况,我与班主任进行了沟通。想了解一下孩子们近期在学校的表现如何?课程或者人际交往是否有问题?老师反馈道:本学期,兄弟俩均表现不佳,具体表现为上课不认真听讲,做操不认真,上课期间频繁去厕所。
1. 老师上课时,兄弟俩不认真听讲,坐姿不端正,影响课堂纪律。
2. 课堂上,频繁上厕所,语文课堂上,甚至去了2次厕所。
3. 上厕所时害怕,不管大小便,需要同学陪同。
4. 做操时,动作没有按照标准做,不认真。
对此,学校也采取了措施:
1. 老师询问孩子,想了解深度的情况,孩子就激动的大喊回复,不太配合。
2.兄弟俩座位调到最后一排,做操站位调至最后一排。(做操时,班主任站最后一排,站在兄弟俩中间。)
除了以上不好的反馈,老师对兄弟两好的表现进行了表扬:本学期作业书写标准、规范许多。
听了老师说的话,我对兄弟俩的表现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此同时,想探索产生问题的根源,以及未来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向老师讨教以前是否出现类似问题的学生,针对这类学生,有无好的管教办法?
老师建议:家长每天关注孩子情况,建立紧密家校连接。给孩子制定标准,多鼓励孩子。三年级之前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谢过老师后,我便想着晚上怎么与孩子们聊天,进行深入了解。
晚饭后我提议开个家庭会议,今天的会议主题:有什么不舒服?在学校或工作场所,有没有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近期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解决的办法?通过会议,打开话题,慢慢了解孩子们的状态。
老大表示:“因为有次憋便,后来就拉不出来,憋了2天用了开塞露才拉出来,太费劲了。所以,后来就经常动不动上厕所。”随即,老大表示,“正在慢慢减少拉便次数,以后不上课去厕所了,下课后再去。”
老二说:“上课了,开始坐到座位上,我就拿出铅笔和橡皮,自言自语的玩,跟自己玩。橡皮捏成一小块一小块,用铅笔扎橡皮,玩无限小人、亮光小人的游戏。在心里玩,老师们发现不了,太好玩了!”让他控制一下,他却表示,“控制不住呀!我就喜欢安静的时候,自言自语的玩。”
额,接下来,就想想怎么疏导孩子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