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一本特别美的书——《花与树的人文之旅》。不同与一般的植物科普书,里面都是美丽而枯燥的图谱,解释植物属于门、纲、目、科、属、种……这本书讲的是植物背后的故事,那些藏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子后面的秘密。还有花草与文化的渊源,让我们在植物与意象交织的世界里探寻文化中传播的历史细节。
作者周文翰去过许多地方旅行,印度、西班牙、意大利……在旅途中对植物在人类社会中的传播和认知历史很感兴趣。他发现不同文化里的花草树木被赋予的象征意义也不同,每个国家会有自己的植物文化内涵,而且随着历史变迁,它们代表的意义也会发生变化。作者结合了中外文化交流史,园林史,美术史从各种角度反映不同地区的文化现象。
事实上对植物我们有很多美丽的误会。中国街道上的法国梧桐跟中国古代的诗人们看到的梧桐在植物分类学上并没有多大关系。柏林著名的“菩提树下大街”两侧长的其实是椴树。在西方人眼里代表中国的茉莉花其实是印度语的音译……由于商业,宗教,甚至政治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同种植物也会产生不同的寄托和情感,还创作了风格迥异的艺术形象。
结着愁怨令诗人惆怅的丁香,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不向东风怨未开的芙蓉,君子般幽香的兰花,相思朱颜的红豆……这些熟悉的意向是在我们传统文化中反复出现的,读起来富有韵味。除了植物本身之美,每种花的还有不一样的故事。玫瑰花开,圣埃克絮佩写的玫瑰,王尔德的玫瑰,张爱玲的玫瑰,都成了经典文字,带着不一样的色彩和香气。
花草里的诗和远方让人想起普罗旺斯一望无际的薰衣草花海,苏格兰荒原春日里开成绣花地毯的石楠丛,川滇杜鹃那如同燃烧火炬的一树又一树花开,还有女孩子染指甲的凤仙花,很多人用来染头发的“海娜”,画家罗塞蒂用海娜粉染成的红色头发一度成为时尚潮流。印度旅游街头的还有手艺人会蘸着这种染料,在手和胳膊上画下繁复的花纹……花草中的知识和趣味总是激发着人类的灵感。
作者丰富的植物知识和文化修养以及多年旅行获得的全球视野,让我们看到了更多花韵之美。书里的大量精美配图,没有用植物照片,全部是植物手绘图谱、艺术史中的绘画名作、文物古迹照片等。在科学家和艺术家的笔下,植物呈现出了更多有情感的姿态。想起小时候最爱看的一部日本动画片《花仙子》,那时就对花语很着迷。植物承载的历史随着人类对它们的认知而升华,更因为艺术家的创造被赋予了生动的文化内涵。一花一树一世界,读这本精美的小书,在文化与植物交织的时空里徜徉,空气里也弥散着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