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因为在我的家庭里,只要我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难过、害怕、不舒服等,都会收到父母的责骂。
所以,后来我就压抑自己真实的感受,出现不好的体验就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我的不良体验得不到消解,患得患失,不懂得尊重自己,甚至讨好别人。
因为我从原生家庭学到的是要无视自己的感受,如果感觉不好一定是我的错。
就这样,我别别扭扭生活了30多年,因为无视感受甚至付出过惨痛的代价,直到我阅读,写作,我终于明白尊重自己的感受有多么重要。
01
自己的感受太重要的,如果你呆在一个环境里总是感觉到压抑痛苦,其实这个环境就是消耗你的,不能滋养自身的。
过去,我还小的时候,父母很喜欢带我去某位亲戚家,但是这位亲戚说话很不注意,从她的话语里,我时常能感受到鄙夷、炫耀、打压、否定等,让幼小的我感觉很不舒服。
我和母亲说过几次,但母亲每次都说我的感觉是错的,或者说亲戚就是这样的脾气,但是很好的之类。
小时候的我没有选择权,即便不舒服还是得和父母过去,每次都不太开心。
后来长大了工作忙,就很少过去。直到去年,带着孩子去了一趟,还带上了一些礼物表示重视。
亲戚也还算热情,但过了一会儿就开始挑我孩子的毛病,一会说孩子是不是脾气坏,一会说孩子不爱说话,当得到我否定的答复之后,又开始找下一个她认为可能的缺点。
我终于明白自己小时候的感受,她不停挑些我的毛病,父母还附和她,每次都是我承担了所有。
但我的孩子,我不想让他经历这些,加上工作忙,我后来几乎很少过去,即使去也是在极短的时间内离开。
不是她不好,而是和她在一起我很不好,我们与人交往是为了开心的,不是为了给自己添堵。
02
在我正式自媒体写作之前,我一直都在美化自己的成长和家庭,笔下都写自己很幸福的经历。
其实,我的原生家庭并不算不上好,写作后我终于敢于面对,再也不忽略自己的感受。
我的家庭里,父亲非常控制、喜欢酗酒、不体谅他人;母亲没有基本的表达途径,社交很少,没有自我体系。
事实上他们之间的矛盾也很大,只是在我大学以前,都是由我背锅。
我曾经很努力地想拯救母亲,当然没有成功,现在回想也觉得自己不自量力。
我一个未成年人,无论如何也是没有能力拯救一个成年人的。
母亲在我高三那年下岗,一直悲欢失望,家里时刻笼罩着压抑的气氛,我也一直在抑郁的边缘游走。当时处的好的朋友都说,我一回家后情绪就不对了。
一年多后母亲就查出癌症,治疗大半年后离世。
我宁愿母亲就是因为病离开,但是我们学习心理学之后明白,一个人长期处在悲欢失望之中,身体病变几乎是一种必然。
03
这对我有很大的震动,当然也从另一个方面锻炼了我。
所以,我现在无论遇到什么挫折,我都尽量往好处想,不会让自己长期处在低气压里。
因为我觉得与生命相比,一切都没有那么重要,有生命才有一切。
人吃五谷肯定会生病,生病也正常,但一定不能是因为情绪带来或者加速了病症。
我还有那么长的人生,我的孩子还那么小,而且一切肯定会好起来的,所以一定要保持好心情,快乐的面对每一天。
我尊重自己的感受,远离消耗自己的人事物,接近滋养自己的一切,这其实是一种养生,一种爱自己的方式。
说不来人、气场不合的人,不安难受的环境,就快点远离。
呆在让自己舒服的环境,感受生命的美好。
04
尊重自己的感受在重要了,写作后,许多我以前决定闷在心里的话都说出来了,心情了舒缓了。
其实,面对一些人生挫折,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能说出来反而释然了。
你陪伴自己的时间最久,你最了解自己,如果你都不尊重自己的感受,别人就更不可能尊重你的感受了。
当你努力向上,三观正确,那就勇敢地尊重自己的感受吧,你值得被尊重。
即便可能遇到不尊重自己的人,但首先自己一定得尊重自己,你说是这个理吧?
懂得尊重自己的感受,才自己活得舒心快乐,是你最应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