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的爆火并非偶然,他用6元鸡排与真诚服务凝聚的流量,成为检验基层治理能力的生动考题。当地部门在守护民生烟火、转变治理理念、践行柔性执法上的实践,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印证了重民生、转理念、优方式的核心价值。
锚定民生根本,守护城市烟火气
城市的温度藏于市井烟火中,“鸡排哥”的走红本质是群众对真诚服务与民生本真的认可。他坚持6元亲民定价、对学生让利1元、拒绝预制食材保证品质,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筑牢口碑,这种扎根民生的经营方式,恰恰是基层治理应当守护的核心。
基层治理以“民生无小事”为准则,将烟火气视为城市活力的重要载体。景德镇有关部门没有因摊位爆红带来的管理压力而简单取缔,反而通过协调新摊位、保障经营秩序等方式护航生计,这种做法正是对民生需求的精准回应。这启示我们,既要守住食品安全、市容秩序等底线,更要避免“一刀切”式管理扼杀草根活力,让小商贩的生计与城市的烟火气和谐共生。
转变治理理念,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服务”
面对“鸡排哥”带来的百万流量与国庆客流高峰,景德镇的治理响应展现了理念的深刻转型,将“问题应对”转化为“服务前置”,这种主动作为让流量红利得以有序释放。
这种转型的核心是从“管理者思维”转向“服务者思维”,将管理融入民生需求中,景德镇文旅部门主动授予“鸡排哥”文旅推介官称号,引导个人流量转化为城市热度,同样体现了治理理念的升级。我们在工作中应借鉴这种思路,摒弃等问题发生再处置的惯性,主动感知群众需求与社会热点,提前布局服务举措,让治理更具前瞻性与实效性。
坚持柔性执法,实现秩序与活力的平衡
“鸡排哥”走红过程中,当地城管部门的处置方式成为柔性执法的生动实践。面对摊位前绵延百米的长队,执法人员没有采取驱赶、处罚等强硬手段,而是主动协调新便民摊位,在规范经营与保障生计间找到平衡点,这种做法既维护了市容秩序,更传递了治理温度。
柔性执法的关键在于“刚柔并济、情理兼顾”。既要手握法规标尺,明确食品安全、占道经营等刚性底线,更要怀揣民生温度,通过沟通协调、精准引导等方式,让执法从“冰冷约束”变为“温情规范”,实现“管得好”与“人心暖”的双重效果。
从“鸡排哥”的摊位到城市的治理版图,基层治理的核心始终是“以人为本”。守护烟火气是根基,转变理念是关键,柔性执法是路径。唯有将这三者贯穿治理全过程,才能让城市既保持秩序井然的底色,又洋溢着温暖鲜活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