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继续品读《论语》第九篇“子罕篇”,本篇主要核心是告诉人们安心立命的知识。
在上文品读了“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孔子这句“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一语点到了人的本性是难以克制的。
孔子用好色来比喻好德难以比过好色,这种说法也特别符合现在的科学依据,好色是人人都会有的一种本能反应。
好色是一种本能的反应,而好德是要去压抑本能,需要约束自己的本能。
孔子说过,克己复礼为仁,要把自己兽性的一面压制住,兽性是动物的本性,只有压制住兽性的一面,才能成为社会上的人,才能成为有着道德体系的人。
当时孔子因为卫灵公,不懂得遵守礼法,重视好色过于好色,由此孔子发布了愤怒的感叹。
后面谈到,孔子用堆土的方法比喻人们学习的心态。
说事情做到剩下一点了,自己选择放弃了,那是自己没有坚持下去,是自己的选择;事情快完成了,再坚持一会,这时就可以成功,如果不继续就是自己的问题。
孔子告诉人们,做事时无论是放弃,还是成功了,都是自己的选择,要意识到这事与别人无关,自己做的选择是自己的事,不要把事态归于外界,归于他人。
接下来孔子又开始夸赞颜回了。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孔子说:“听我说话而能毫不懈怠的,只有颜回一个人吧!”
孔子说,能够跟他一说就马上去做,毫不懈怠的人,恐怕就只有颜回了。
就算重复的话说多了,颜回也依然能够认真听。这是一种虚心好学的态度。
颜回的耐心,是特别值得年轻人学习的,很多人都特别不喜欢老人家唠叨,听多两句就压根不想去做了,但有时候不得不体谅老人家的那种爱啰嗦的行为,能够耐心听他们讲,也是一种修养。
颜回是好学的典范,而且能够闻一知十,并且十分谦虚,孔子一直很喜欢他。
颜回听孔子讲课,总是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从不懈怠,这也是他“好学”的具体表现。
学问和道德的修成,并非一日之功,而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不论命运如何,我们都不能放弃努力。
即便结果可能无所成就,只要我们心怀希望,不懒惰不懈怠,就不会留下悔恨。
继续下章,还是夸赞颜回。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孔子对颜渊说:“可惜呀!我只见他不断前进,从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
“惜乎”,有不同的书解释到,是颜回去世以后,孔子念叨的一句话,表达颜回去死得早的感叹。
孔子说:“颜回这个人死得真是可惜,那么进取的一个人,我只看到他不断地努力,没看到他停止过。
孔子经常以颜回为榜样教育其他学生。进德修业和功课学问都要求具备自强不息、坚持到底的精神。
所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习是这样,修养仁德也是如此。
如果不寻求进步,就要退步;人没有进步停留在原地,同样也是退步。
从这章中,知道了颜回的好学,只知进取而不知停留,自强不息,值得人们学习效仿。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秀:谷类植物开花吐穗叫秀。
孔子说:“庄稼有只长苗而不开花的吧!有开了花却不结果实的吧。”
这段话,似乎就是跟上段夸奖颜回的话连起来表达的。
上段说了颜回真可惜呀,“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只看到他前进,从未看他停止过。
后面说“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就是认为颜回是开了花的,但最后却没有结出果实,过早的去世了。
孔子用稻谷来比喻,不是每一粒种子都会发芽,也不是每朵花开了就会结果实,事实就是无常的。
就如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所收获,能不能获得回报的果实,立志很重要,坚持很重要,机缘也是很重要的。
但面对挫折和失败,在中途就选择放弃,就会更加可惜可惜。
不管前方道路如何,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去奋斗,善始善终,竭尽全力。
有句话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坚持去做就好,不要管能获得什么,这就是一种“道”的追寻。
但真正的成就是循序渐进取得的,所以我们都应该具备一颗善始善终、持之以恒的心。
岁月团队第二季征文开始啦,写下你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他(她)。
详情请点击☞第二季征文:那年,那月,那个他(她)
来简村,怎么少得了会员呢?大熊邀请你开会员啦,满满福利等你领,千万权重为你助力文章。
详情请点击☞简书合伙人大熊之影叫你领取福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