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故乡,人多热闹,但物质匮乏。家家都没有电视,也没有网络,收音机是当时最普遍的可以接触到外界信息的通讯工具。
虽然那时候没有现代化的娱乐,但很多人们自发组织的娱乐活动,也给村子里的人们带来很多快乐!
春节除了要吃好吃的,还要有娱乐。记忆最深的就是扭秧歌,扭秧歌是当时过年最红火的娱乐节目,每个村子都组织秧歌队。进入腊月就开始排练,最后要到乡里汇演,每个村子都出一个秧歌队,还要评比名次。那会的人们把荣誉看得很重要。
我们这些小孩子,每逢秧歌队排练都去看热闹。秧歌队集中了全村的最靓的青年男女,领头的是有经验会唱秧歌调的人,叫做伞头儿。这些人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扭秧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多歌曲和调调张嘴就唱。
秧歌队里有很多重要的角色扮演,我们村里的有白蛇传里的白蛇,青蛇,许仙。西游记的唐僧四师徒,遗憾的是白龙马从来没在秧歌队里出现过。其他的还有一组人推彩车,一个坐车的大美女,一个白胡子老头推车,前面有一个帅哥穿着彩色的衣服拉车。整个村子的俊男靓女都有各自的角色扮演。
那时候,村里的姑娘们都梳着常常的大辫子,个个都是眉清目秀,眼睛明亮!我的表姑每逢过年扭秧歌,都去扮演白蛇的角色,穿着一身雪白的衣裙,头戴花冠,腰系一条白色的丝绸带子。当鼓声响起,欻声也咣咣的跟着打起来,她就手持系在腰间的白绸带,踩着鼓点翩翩起舞,那姿态真是像极了仙女!
排练从腊月就开始,到除夕那天进行最后的彩排,把服装道具都穿带上,最后确定一下扭秧歌的各个环节,然后就等着过完了除夕,正式上场了!
初一那天要在村子里走上一个来回,到了谁家的家门口,这家都要鞭炮齐鸣,以示欢迎。我们一整天都跟着秧歌队在村子里转悠。不知道为什么,从不觉得累,也从不觉得已经看够了,反而是快乐的不得了。也许,童年就是这样,无忧无虑,很容易就快乐!
这许多年过去了,村子里大秧歌已经没有了,娱乐也变成了电视剧和网络。曾经让我们那么喜欢的收音机也渐渐的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