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写作法

       文章的原版并没有拜读,看的是王烁的解读版。主要讲了新闻体的写作,但我想对于任何应用类型的都会适用,毕竟不管做什么,能用最简洁的语言说明白一件事,本身就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以前对写作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所谓的遣词造句上,认为辞藻华丽是一件必备武器。而自己满脑子木头疙瘩,一想到什么诗歌、散文,马上整个人变傻三分。在认定自己没有写作天赋后,基本是放弃写作的,在高考完后就彻底解放了,从此再也没思考过提升写作这档事。

        一直到去年,遇到一个焦头烂额的问题。我们小部门写项目管理办法,4个人一起编一个公司里从来没有的文件,而且涉及公司近10个横行部门,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写了20多页,最后发出来的时候虽然反应很激烈,但多数人没有读完,其中一位副总只说了2句话:太长了,规章制度4-5页就够了。那一瞬间是及其的不解,我们整个部门一起奋斗了一个半月,试图把PMP(项目管理)教科版跟公司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但为什么没有人耐心读完,难怪公司的项目管理搞不好。但事实是无情的,不管我们怎么想,结果是管理办法没能颁布下去。

       接触到笑来老师后,其中一次提到写作究竟是什么,自己傻眼了,写作是一种表达,最基本的思维和沟通方式,说白了跟走路,吃饭,呼吸差不多同等重要的事情。那你还要不要好好学习怎么写?

       加入007,就是奔着这个目标来的,但也不能只光指望战友们来点化自己,总归还是要学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而《经济学人》里提到的六条基本原则:

    *绝不要使用在印刷物里经常看到的隐喻、明喻和其他修辞方法。

   *如果一个字能说清,不要用两个字。

   *但凡一个字能删掉,一定要删掉。

    *只要能用主动语态,绝不要用被动语态。

    *能用常用词的时候,不要用外来词、术语和行话。

    *绝不要用粗俗语言,为此可以打破上面任一规则。

      这是简洁到可以随时从脑海中提取的原则,可以说是《经济学人》一个贯彻始终的风格。

       今年再重启写项目管理文件,刚开始又犯傻了,总想把事情说明白的同时,又越写越多了。大Boss批复写道,语言太口语化,再简洁一点;文件提到的术语予以解释,防止歧义。所以二次修改时候就时刻提醒自己,用减法原则,能一个词说清楚就绝不多用一个字,结果篇幅直接减了一半,更重要的是看起来更易懂、实用。

        说了这么多,大道至简吧,要学习的路还很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经济学人》作为新闻周刊,有一份重在减法的写作手册。减法,有如雕刻一般,与倡导加法的传统写作教育不同。 核心:减法...
    飞向太空的风先生阅读 4,308评论 0 2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327评论 25 709
  • 其实,我并不是哪吒。 我没有三头六臂,不仅如此,甚至在两年多以前,我也曾是一个焦头烂额的宝妈。 苹果出生后的第一个...
    苹果的麻麻阅读 3,923评论 8 7
  • 本来打算写<美人鱼>的影评,却被一年一度的春招和突如其来的考研成绩公布打断。 我,有点理想主义,很要强,死要面...
    彭希金Queenie阅读 1,605评论 0 0
  • 假如我有十个亿,给娘,给娘 一直认为娘爱财,小的时候,爹娘吵架常常为钱,为此默默视金钱如粪土,这一年我才懂娘的争取...
    洪一阅读 3,59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