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朝华读书
文|朝华
高考成绩出来了,这些日子我的朋友圈和微信又开始轮番上演“几家欢喜几家愁”。而每年到这个时候,我都会被一轮又一轮的叹息淹没。
叹息什么呢?“人家的孩子是怎么样养出来的”?!
最近和我咨询怎么教育孩子学习的话题特别多。家长们一边羡慕一下别人家的孩子,一边感慨一下自己家孩子,最后问问有没有什么妙招,让孩子一下子就能爱上学习,自律自觉,迈向学霸之路。
有这样的妙招吗?这个,真没有!父母们想要孩子立即就改变的心情我能理解,可是,想想看,一辆向前行驶的汽车要掉头变个方向行驶,都需要先减速,甚至可能需要停下来,然后再转弯,何况孩子的改变呢?
所以,父母们与其盯着孩子,不如先看看自己。比起羡慕赞叹别人家的孩子,比起不切实际的想要寻找一个立竿见影的办法,我更希望父母们能从别人家父母的教育经验中,学习到一些什么。这才是对孩子的成长更有意义的事情。
今年高考,最让我惊艳的是广西的状元杨晨煜。杨晨煜在高考中取得了730分的超高成绩。其中数学英语双满分,语文140分、理综290分。这个成绩,也是广西省历年来的最高分。
杨晨煜的妈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了一段朴实却又发人深省的话,我觉得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有些人,(孩子上)初中和高中了,还问我‘你怎么培养孩子的。’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说,没有什么独特的,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一定要在孩子没有自主思考能力时,全部帮他打好。”
“监督(习惯养成)的过程很痛苦,你得时时刻刻监督着他,留意着他,自己也要自律……但定型以后,你后面的一路就很好走了。”
这段话说的是什么呢?是习惯。
督促孩子遵守规则,盯着孩子养成习惯,帮孩子找方法、锻炼思维、为以后学习生活打基础。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父母不能偷懒,这个过程父母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精力的,但好处是一旦孩子形成了这种习惯,长大之后,就苦尽甘来了。
但是,现实的很多父母的做法是逃避眼前的麻烦和琐碎。
为了让孩子安静一点,不打扰自己做事,丢给孩子手机、平板就万事大吉;
为了有自己的时间,把孩子交给老人就大功告成;
为了少跟孩子磨嘴皮子,把学习的事儿完全交给学校和老师……
可是等到孩子有自主思考能力了,当他沉迷手机、沉迷网游、稍不顺心就大发脾气、不爱学习、要挟父母、逃课厌学的时候,父母再花10倍的心血,也未必补救得回来了。
很多父母觉得高考离自己的孩子还很遥远,真不着急。但是你要知道的是,高考只是一个时间节点而已,它考验的不仅仅是孩子高中的学习成绩,而是孩子人生前十几年的积累的爆发。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在成长和求学这条路上,走得更稳更好,那么,现在,当下,你就要开始从小事上一点一点的积累和计划。
这一份用心的积累和计划,不是说逼着孩子学这学那,各种补课不停歇,而是从根本上,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甚至是思维习惯。
我小学4年级的儿子在看到杨晨煜的新闻的时候,我问他,“你觉得杨晨煜的成功靠的是什么?”孩子想了想回答我说“习惯、方法、自律。”我觉得总结的还真不错。
身边的朋友经常会说,你家孩子总结能力真强。可这是孩子天生的吗?不是。是我一直以来就特别注意训练的结果。看到一段话,提炼一个关键词,再解释关键词,久而久之,孩子的总结提炼能力就形成了,同时也形成了善于总结的思维习惯。
其实这个训练,我在带父母学员的时候也引导大家练习过,可是训练结束后还在坚持练习的家长能有多少?说实话,没多少。
当你抱怨孩子语文学习不好,阅读理解总是丢分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你能做到什么样呢?你给过孩子什么样的训练?你有没有帮他养成思维习惯?
当你责怪孩子不爱学习,写作业拖拉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你自己爱学习吗?你有给孩子做一个好的学习榜样吗?你有给他好的学习方法吗?你有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吗?
当你愤怒于孩子不够自律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在培养孩子自我约束的能力的过程中,你有给过孩子需要的帮助吗?给过他自信吗?你有给他足够的信任吗?
如果没有,你又凭什么对孩子没有达到你的期望而失望呢?
有的家长说了,我天天陪孩子写作业,一陪陪到半夜,我很负责呀。可是,我们仔细看看就能发现,似乎没有哪一届哪一省的高考状元是靠着父母陪写作业成为状元的。孩子学习本来是一件内部动力激发的事情,可是生生被很多家长变成了外部压力逼迫的事情。说到底,还是没有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好的习惯。
那么,习惯到底是什么呢?习惯就是习以为常的行为,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条件反射。
其实,许多父母已经开始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可是为什么效果不明显呢?问题在于有些父母还是把习惯培养当成了说教的内容,而忽略了习惯培养是一套科学的教育方法。
那要怎么科学的培养习惯呢?
第一步:提高认识,引导孩子对养成某个习惯产生兴趣、认同和信心。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养成确认的习惯会终身受益。比如平时写完作业认真检查,考试的时候仔细审题,与别人有约的事情要牢记在心并提前落实等。这样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会好,为人处世也会受到欢迎。
第二步:明确行为规范,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的具体标准清清楚楚。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行为规范。要共同协商制定培养目标。一个月或半年培养一个习惯,不宜贪多贪快。
第三步:适时进行榜样教育,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产生亲切而向往的感情。
榜样和偶像对于孩子极富吸引力,许多偶像身上具有榜样因素,善于发现和引导的父母与教师完全可能把偶像变为榜样。
第四步: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让孩子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养成某个良好习惯。
美国的心理学家根据研究发现,初步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而形成一个稳定的习惯需要90天。就是说,一个习惯的形成,一定是一种动作或行为能够持续一段时间,他们测算是21天到90天。当然,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也不相同。总的来说,坚持的时间越长习惯越牢。
孩子的习惯养成,有一个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因此要训练。 建议父母们采取一个办法,孩子要从小就开始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比如,晚上睡觉以前,把衣服叠好,把鞋子放好,都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把自己上学的书包有序地整理好。孩子开始不会,父母可以指导演示一下,然后弄乱了让孩子做,孩子往往就很有兴趣。
培养习惯需要持之以恒,但开始的一个月是关键时期。过了这一个月,孩子就能够养成初步的习惯。所以说很多好习惯都要这么一步一步训练出来。
第五步:及时评估和奖惩,让孩子成功的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
有的父母对孩子说:“这个假期你要好好把你写字握笔的姿势练好,开学前我要检查。”这种要求恐怕不行,孩子经常管不住自己,笼统的要求对他们难以起作用。
因此父母要把大计划分割成很多个小计划,并不断地与孩子一起总结评估:今天做得好,可以奖励一颗小星星;7天都得到小星星,可以换1颗大星星;获3颗大星星,就可以获得更高的奖励。这样,孩子每天都会知道自己是否进步了,并期待着明天的进步。
第六步:形成良好的环境或风气,让家庭成为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支持力量。
家里有个学生,最好的环境就是家庭充满书香。人是环境的产物。所以,培养好习惯最需要父母为孩子做出榜样,最需要建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在这一点上,我们朝华读书会的同学们都是做的最好的家长们,在这里要为大家点个赞哦。
你学会了吗?那就试着去做一做。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羡慕嫉妒恨“别人家的学霸娃”,不如就从当下开始,从培养孩子的习惯开始。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在育儿和成长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困惑,可以在文后留言给我们。我们会选取最具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答疑。
下周见!
朝华读书会
——52本书,内容涉及育儿、职场技能、认知提升、心理成长、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每周阅读一本,挑选其中的7个精选部分给大家讲解。
——每天10分钟,总时长超过1小时。有音频,有文字稿,有完整的电子书,听书、读书都不再是“快餐式”吸收。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读完整电子书,如果时间紧张,可以听书,或者看相应的文字。还可以在群里分享读书的理解和感悟。
——这里汇集着有同样的爱好和目标的人,学习和成长的路上我们就不再孤单,一路前行,互相陪伴。
何以解忧,你有朝华!
朝华解忧馆——你的“解忧杂货店”!
欢迎关注留言!